三国时期的孙刘联盟到底怎么回事真相是什么
三国时期的孙刘联盟到底怎么回事?真相是什么?
孙刘联盟的组成是三国志中的重要事件.“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下面和小编一起走进了解。
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孙策不幸被许贡的门中刺客所伤,伤重不治,时年二十五岁。孙策一代英豪,他继承父亲孙坚未尽事业,短短数年席卷江东。天有不测风云,谁能料到孙策年纪轻轻就死于非命呢(其实郭嘉可以)?
我们不妨脑洞大开,假如孙策未死他下一步又会如何做呢?早先,孙策就曾计划趁着曹操、袁绍相拒官渡,借道徐州偷袭许都。假如一切顺利,曹、袁两家鹬蚌相争,孙策后来杀到,是不是就可以一举消灭曹操、袁绍,进而控制北方。三分天下有其二,孙策就能统一天下了。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最终还是天命难违,孙策离世,打乱了江东全盘计划。孙策或许是临死前预料到江东集团未来将遭遇劲敌,所以要想方设法维稳内部,孙权少年老成,在孙策看来,孙权才是江东最合适的领导人。
十五岁的孙权继位,他继承父兄遗志、驾驶东吴这只大船成为江东的掌舵人,继续前行。刚刚继位的孙权就明白现在并不是出征的好时机,稳定内部、休养生息,来日再战!
孙策是骁勇善战,而孙权稳如狗,他喜欢稳扎稳打。那些父兄留下的臣僚他也都大大提拔。
周瑜死后,孙权多次派人讨要荆州。为何?假如孙权是要与刘备对付曹魏,那荆州谁控制着不都一样吗?孙权得到荆州也无法与曹魏相抗,反而能以荆州为跳板出兵攻取蜀地。
三年后(公元213年)的濡须口,孙权、曹操相拒于此,孙权占尽优势,气得老曹说出生子当如孙仲谋,然而胜利后的孙权又一次与老曹议和了。
又过了几年,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刘备连取西川、汉中,到达人生巅峰。孙权这时很是忌讳刘备,所以才会在襄樊之战袭取南郡、斩杀关羽以此来削弱蜀汉势力。
一年后,曹操去世,曹丕称帝。孙权就向曹丕称臣,借此来拉拢曹魏。这便使刘备不得不发动夷陵之战。
在刘备的视野里已经看出孙权想要吞并自己,倘若以后曹魏借西面出兵汉中;东吴由荆州南郡起兵伐蜀,蜀汉腹背受敌必败!
为了能重新夺回荆州这一交通要道,打破魏、吴的包围,刘备岂不知劳师远征的危险,但是没有办法,刘备发动夷陵之战和丞相数次北伐也实属无奈。
刘皇叔终是有匡扶汉室之心,然而时运不至。夷陵之战刘备惨败、东吴惨胜,也没有所谓的胜利者,这样的谋划对于两家而言都不过是失败者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