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是如何成为皇后的探索武则天与李治的
武则天是如何成为皇后的?探索武则天与李治的感情生活
大家好,说起武则天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往下看。
武则天的一生总被许多人讨论,因为她的身上可以挖掘出很多东西,有人看到了妇女权利、有人看到了一代传奇、有人看到了花边新闻,但她的一生平静地用文字记载在故纸堆里,等待后人的发现。回顾武则天的一生,对于她来说最为重要的事情莫过于再度入宫成为皇后,这是她一生的转折点,如果没有永徽元年(650年)她和李治在感业寺的相遇,也就没有此后的武则天;如果没有成为皇后,那武则天将无法稳固的掌握权力,进而成为女皇。
但是武则天成为皇后,绝不是李治对武则天的感情起到了决定性作用,李治确实宠爱武则天,他可以让武则天成为宠妃,而不一定会让武则天成为皇后,所以感情只是基础,真正发挥作用的因素还是深藏背后的历史逻辑。我们也可以通过史料的记载,还原武则天成为皇后的点点滴滴,看看这个过程中哪些事情是真实发生的,哪些事情又是被后人误解的。
被捏造的宫闱情史:还原武则天和李治的爱情
武则天和李治之间有感情吗?答案是有。从哪里寻找答案呢?我们可以找到一篇诗歌,《全唐诗》收录了武则天的一首《如意娘》,其中写道: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不信比来长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只言片语间就描述了一个女子为了相思对象而憔悴不已,泪湿罗裙的状态。
这首诗是武则天在感业寺出家时所作,从诗歌的内容来看,这不是女子的单相思,而是男女之间的爱慕之情,简单说确实是爱情。作为比照的事迹是《唐会要》中记载的一件事情:上因忌日行香,见之,武氏泣,上亦潸然。在这段记载中太子李治和庶母武则天在唐太宗的忌日对视哭泣,肯定不是因为先皇驾崩而伤心难过,很显然两人是动情了。
那么这种感情是什么时候萌发的呢?这就要追溯到太子李治的为人和唐太宗的晚年生活。
追根溯源,房遗爱案的爆发虽然使得长孙无忌的权势扩大,但是也引发其他官僚的不满,例如贞观老臣许敬宗对于废王立武十分支持;而且长孙无忌等人占据朝堂的高位,必然会使得诸如李义府等官员为了功名利禄不择手段;但是在大唐江山稳固的情况下,长孙无忌等人同皇权角力,这也注定了他们失败的命运,因为李治需要的是独裁,而非共治。所以从本质上讲王皇后被废,武则天成为皇后,不过李治需要乾纲独断的政治斗争。
结语
永徽六年(655年)十月十二日,王皇后和萧淑妃被被废为庶人,六天后武则天被立为皇后,十一月一日,宰相李绩拿着玺绶送给武则天,三十一岁的武则天正式成为皇后。在这项册封仪式上,百官于肃义门朝拜新皇后武则天,由此创立了一个新的制度,此后唐代皇后受册封百官都要在肃义门朝拜。而武则天曾经作为唐太宗的嫔妾的经历也被修改,在册封诏书中武则天是唐太宗赏赐给李治的,如同汉朝时期的王政君。
武则天能够成为皇后,李治对她的感情是基础,她对于李治的政治斗争的协助是关键,也是在成为皇后之后,武则天踏上真正的权力之路。回望历史,许多人出于各种目的对于武则天进行丑化,但是透过史料我们还是能够看到真实的历史逻辑,而这种历史逻辑也是历史的意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