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宝宝养小鸟的好处鸟窝基本是露天的鸟儿在
鸟儿的家园,是否能抵御风雨?
你见过鸟窝吗?它们大多像个碗状,有的还像个扁扁的盘子,千奇百怪,不一而足。但你可曾留意到,这些鸟窝似乎都没有屋顶,也不怎么结实。这不禁让人疑惑:这么简陋的鸟窝,真能为鸟儿遮风挡雨吗?下大雨时,鸟儿又该如何自处?
不妨先思考一个问题:鸟窝的作用究竟是什么?
许多人脑海里的第一反应可能是:居住避雨啊!然而,事实似乎并非如此简单。
鸟窝的材料无非就是些枯枝烂叶,松松垮垮地搭建,连场大雨都扛不住。更重要的是,大多数鸟类只在繁殖期才会筑巢,平日里基本不会待在窝里。那这鸟窝修建得如此“简陋”,究竟有何深意?
原来,鸟窝更像是一个“育儿所”,是鸟类孕育后代的摇篮。就像人类男女相亲时,总要看看对方有没有房子;鸟类也得先搭个窝,雌鸟看得顺眼了,双方才好“喜结连理”,否则生下的小鸟可就没地方住了。
这就好比每逢暑假,许多老师都会去找份家教工作,可一旦假期结束,这些“临时教师”也就完成了使命。道理和鸟窝如出一辙。鸟儿可不傻,把窝修得太固定,反而容易成为天敌眼中的“活靶子”,反倒得不偿失哩。
那么,问题又来了:不靠鸟窝遮挡,鸟儿遇到大雨可怎么办?
先想想,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下,鸟儿们早已练就一身本领。就拿它们的羽毛来说吧,犹如天然雨衣一般,防水又保暖。这得益于鸟儿们勤快的“梳妆打扮”——它们会从尾部腺体分泌的油脂,仔细涂抹在羽毛上,使之披上一层天然的“防水层”。而羽毛下的绒毛,更像个小小的“暖宝宝”,帮鸟儿在寒冷的雨天也能保持温暖。
更妙的是,雨天里,鸟儿还会摆出一个独特的Pose——昂首45度仰望天空。这可不是在装深沉,而是在防止雨水从头颈部位渗入,淋湿全身的羽毛。这就像我们穿雨衣时,也得竖起衣领,防止雨水“偷袭”脖子一样,这招数还真是异曲同工呢。
但在暴雨和极端天气面前,鸟儿们可就有些束手无策了。就像2017年夏天,一场暴雨突袭美国得州,惊慌失措的鸟群撞上了大楼,酿成惨剧,足见它们对骤雨的恐惧。这时候,它们只能随机找些避雨之处,电线杆、屋檐、树洞……能遮风挡雨的,它们都会窝进去。
当然,聪明的鸟儿早在暴雨来临前,就能通过预感气压的变化,提前做好准备。它们会赶在雨前狂啃猛吃,储备足够的能量;还会提前踩好点,寻好最佳的避雨场所。有备无患嘛,这招数倒是跟人类如出一辙。
而在暴风雨中,那些尚未长大的雏鸟,就显得格外脆弱了。它们只能依靠父母张开双翼,为自己撑起一片天。但即便如此,暴雨过后,地上还是难免会出现一些倾覆的鸟巢,那些未孵化的蛋更是命悬一线。
好在鸟儿们也有自己的生存哲学——它们通常会避开雨季繁衍后代,以保障幼鸟的存活。而候鸟们更是能提前预判恶劣天气,在暴雨降临前就早早飞离,躲过一劫。
瞧,鸟儿们虽没有坚固的房屋,但它们却有属于自己的生存智慧。无论是防水的羽毛,还是趋利避害的本能,都让它们在风雨中有了更多生存的底气。
而反观人类,我们虽有了高楼大厦,却也制造了不少危及鸟类的祸端。像森林减少导致鸟儿们无家可归,海洋污染又让鸟蛋变得脆弱不堪……鸟儿们的不易,也曾是我们应该反思的。
所以,当下雨天,你若在窗边瞥见一只躲雨的小鸟,请不要惊扰,就让它在你我的屋檐下,多歇息片刻吧。就像鸟儿们常给我们的启示一样:即便生活再多风雨,也要学会与天地合一,去拥抱属于自己的那片蓝天!
声明:本文中信息来源于网络,不保证完全正确无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