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出聪明宝宝秘诀如何养育聪明宝宝父母巧用
最近,怀孕8个月的闺蜜小雪打电话向我求助:"你不是一直在学习育儿方面的知识吗?我现在马上就要卸货了,你说我现在还能做点什么,让肚子里的宝宝生下来更聪明、更健康呢?"我推荐了几本书给闺蜜,顺便给了她提了两点建议——吃好、睡好,保持心情愉悦!
生活中,有很多准妈妈或新手妈妈都和小雪一样,很关心"如何让宝宝更聪明"这个话题。其实,一个孩子是否聪明、健康,起决定性作用的就是其大脑的发育情况,所以妈妈们要想宝宝聪明、健康,在孕期就要关注自己的身体和心理状态,让宝宝在妈妈肚子里就能吃好、睡好、玩儿好,汲取足够的营养。同时,父母还得不断学习,了解孩子大脑发育的客观规律,掌握科学的育儿方法。
怀孕的“准妈妈”,一脸幸福感
一、 儿童大脑的发展规律① 婴儿的脑重和头围在生命早期迅速增长
婴儿刚出生时,脑重已到达350~400克,大约是成人脑重的25%。此后一年内,脑重增加最为迅速,6个月时已经达到700~400克,约占成人脑重的50%,12个月时已达到800~900克,24个月时增到1050~1150克,36个月时脑重已接近成人脑重,此后发育速度变慢。
新生儿的头围在刚出生时大约34厘米左右,约为成人头围的60%;12个月时达到46~47厘米,24个月时达到48~49厘米,此后增长速度减缓,10岁左右才达到52厘米。
② 大脑遵从一定的发育顺序
儿童大脑皮层的发育遵从头尾原则和远近原则。大脑皮层中控制头部及躯干运动的一些部分先行发育,而后与肢体控制有关的皮层部分才开始发育;同时,控制上肢的皮层部分的发育要早于控制下肢的皮层部分的发育。
婴儿大脑最先发育成熟的区域是初级运动区(控制简单动作)和初级感觉区(控制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等过程)。
护士正在为婴儿测量头围
③ 婴儿期大脑具有最强的可塑性
婴儿出生时大部分神经元之间几乎没有联结,大脑皮层的大多数区域是不活跃的。随着婴儿的不断成长,其接受外部刺激日渐增多,其神经元的联结以令人难以置信的速度增长。因此,婴儿大脑所拥有的神经元和神经联结数量远多于成人。在生命的早期,只有被经常刺激的神经元和突触能够存活下来,大脑通过筛选之后,开始对现有突触进行修正增添新的突触。新添加的突触是儿童记忆的主要基础,与学习经验相连的活动促使神经元不断创造出新的突触。
在婴儿期间,大脑的可塑性是最强的。即使受到损伤,也能通过相关的学习从而获得一定程度的修复。
④ 大脑会逐渐呈现出左右偏侧化发展趋势
随着大脑的发育,左、右两半球的功能开始出现分化,分别控制不同的脑功能,并以不同的方式处理信息,所控制的身体区域也不同。
大脑左半球主要控制着身体的右侧,负责语言、逻辑、细节、理性等功能。大脑的右半球则控制着身体的左侧,负责空间、音乐、艺术、形象等等功能。
婴幼儿迅速发育的大脑
二、 父母怎么做,才能帮助孩子的大脑健康发育?1、 妈妈在孕期应该吃好、睡好,保持心情愉悦。
儿童的脑细胞大多数是在母亲孕后4~7个月之内产生的,丰富而均衡的营养对胎儿脑的发育至关重要。同时,在母体中尚在发育的胎儿对于压力也非常敏感,母亲在感觉到压力的情况下会产生对胎儿不利的激素,影响胎儿发育。
所以,妈妈要想宝宝健康、聪明,就必须在孕期开始做准备,积极行动、养精蓄锐,为孩子的出生做好准备。
2、 保护好孩子,尽量为孩子提供一个安全的环境。
父母应该给孩子创造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与孩子保持良好的亲子关系。有研究表明:如果孩子长期处于不愉快、压抑的状态,其大脑就会通过消耗大量的葡萄糖来处理这些压力,而葡萄糖在早期是主要用来为儿童认知发展提供能量的。
所以,父母应该在实际生活层面与心理层面为孩子提供一个"安全"的环境,尽量避免孩子遭遇惊吓、恐惧、身体疼痛、缺氧缺血等应激状态,尤其应该杜绝在精神或身体上虐待孩子的行为,比如:严重体罚孩子、长时间关小黑屋等创伤性事件的发生,以避免对孩子的大脑的发育和心理发展产生不可逆的负面影响。
妈妈与孩子愉快相处
同时,父母在儿童早期应该避免对孩子过度严格、过高要求,比如:给孩子报各种各样的早教班、兴趣班,孩子没有达到成人的期待就惩罚孩子、训斥孩子,因为这样也会给孩子造成较大的心理压力,甚至是不良的应激反应,不利于孩子大脑的正常发育。
3、 保证孩子充足的睡眠,给孩子提供丰富的营养。
婴幼儿需要大量的睡眠,有统计表明:不同年龄段的儿童需要的睡眠时间也不尽相同。比如:新生儿大约需要每天睡20个小时左右,1岁的儿童需要每天14~15小时的睡眠时间,3岁的儿童则为每天12~13小时,而5~7岁的儿童只要每天睡11~12小时。
孩子处在睡眠状态,大脑正在悄悄地发育。所以,父母要尽量培养孩子规律的作息习惯,让孩子在一个安静的状态下入睡,切勿随意打扰沉睡中的婴幼儿,让孩子睡好觉、睡足觉。同时,在营养方面,也要为孩子提供健康、丰富、均衡的饮食营养。
熟睡中的婴儿,仿佛天使一般
4、 给孩子提供一些感官刺激,多陪孩子玩玩具。
父母可以调动婴幼儿的感觉系统,多跟孩子互动,对孩子进行一些按摩与抚触,让孩子多观察周围不同颜色、形状、气味的物体。用手去触摸柔软的毛绒玩具、圆圆的皮球、方形的积木等,让孩子感受不同的物品带来的不同触感。
同时,婴幼儿的思维主要是具体形象思维,父母可以多陪孩子玩一些不同的玩具,利用玩具的真实生动性与形象性来促进孩子思维的发展。比如:彩色的图片、沙锤、不倒翁、橡胶玩具、积木等。此外,父母也要让孩子多接触大自然,让大自然中的各种颜色、各种生命刺激大脑,促进脑发育。
妈妈陪孩子一起玩儿气球
5、 促进孩子的左右脑协调发展。
为了让孩子的左右脑协调发展,家长可以充分利用孩子的多种感觉通道,在生活中挖掘各种视觉、听觉、嗅觉、触觉材料,引导孩子多听、多看、多说、多画。比如:在给孩子讲故事时,可以鼓励孩子当主角,先把故事讲给父母听,然后再听大人讲一遍,还可以运用角色扮演的方式,孩子和父母同时扮演故事中不同的角色,以此发挥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样做既可以促进孩子语言能力的发展,也可以增进亲子之间的沟通,利用游戏的机会创造一个和谐、愉快的家庭氛围。
同时,家长应该运用生活中的场景,为孩子积极创设情境,让孩子通过理解性记忆提高记忆力。比如:在春雨绵绵的季节,可以陪孩子一起学习和"雨"有关的古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在不同的季节陪孩子在户外玩耍时,可以让孩子观察一下草的颜色变化,陪孩子一起朗诵"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等诗句。
小女孩微笑着,躺在绿色的草地上
孩子的成长需要父母用心陪伴、用爱浇灌,想要养出一个聪明、健康的孩子,父母就要与时俱进,不断学习与成长,唯有了解孩子成长的客观规律,才能跟上孩子成长的节奏,成为一个真正合格的养育者,给孩子一个健康的身体、快乐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