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僧释来复受到朱元璋的宴请为何最后被凌迟
诗僧释来复受到朱元璋的宴请,为何最后被凌迟处死?
朱元璋 ,即明太祖 ,字国瑞, 原名朱重八 、朱兴宗,出生于濠州(今安徽凤阳)钟离太平乡孤庄村,明朝 开国皇帝 ,年号“洪武”。朱元璋出身贫农家庭,后因灾变入皇觉寺为僧,25岁(1352年)时,参加红巾军反抗蒙元政权。他先后击败了众多诸侯军阀,统一南方,后北伐灭元,建立了明朝,年号洪武。朱元璋在位期间,社会生产逐渐恢复和发展,史称“洪武之治”。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朱元璋是古往今来最接地气的皇帝,也是最富于联想的皇帝,更是为了子孙永享富贵可以不择手段的皇帝,这样的皇帝无疑是很多有权有势之人心头的噩梦。一个叫释来复的和尚就因为触了朱元璋的霉头而被凌迟处死。
释来复是元末明初著名的诗僧,他精于书法,时人赞其"颇似赵吴兴",也就是把他与元朝大书法家赵孟相提并论,这是非常高的评价。一个和尚不好好念经打坐,却以诗书闻名于世,这本身就犯了红尘大忌,偏偏这个释来复为人高调,不但以诗名结交了许多达官贵人,更是因为诗名被后来的明太祖朱元璋所赏识。朱元璋自己没多少文化,但对文化人却十分敬重,只不过他已经是高高在上的皇帝,哪个寻常的文化人能够与他坐而论道呢?在朱元璋看来,释来复既是文化人,又是得道高僧,没有读书人那些臭毛病和结党的坏习惯,是一个可以相交的朋友。
恰好,胡惟庸“谋反”,老朱最恨这种反复小人,株连甚广。你释来复不是交游广泛,出入达官贵人府邸频繁吗?必然与胡惟庸或者他的亲信有所联系,本着“宁可错杀一千 不可放过一个”的原则,朕还是好人做到底,送你上西天去见如来佛祖吧。
释来复再怎么得道也着了老朱的道,身受凌迟之刑,升天了。
事情就是这么个事情,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至于说释来复作诗拍老朱的马屁拍到了马蹄子上,作诗变成了“作死”,都是道听途说,不足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