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军入关后南北方百姓的态度有何不同
时间:2024-02-21
来源网站:丽尚资讯
清军入关后,南北方百姓的态度有何不同?
清军入关后南方人拼死抵抗,北方人为何夹道欢迎,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顺治元年(大顺永昌元年,1644年)四月二十二日,清军疾驰至山海关,吴三桂开关迎入。在吴三桂与清兵两军合力下,李自成起义军寡不敌众,只好撤退,于是山海关大门洞开,清军大批进关驰入中原。同年十月清朝定都北京,随后逐渐建立了对全中国的统治。
1644年三月,李自成带领大顺军攻克北京城,崇祯皇上自缢身亡以身殉国,明朝灭亡。殊不知,新皇朝的接力棒并没有传入李自成的手上。在获知中原动乱的军情后,清朝摄政王多尔衮决定举倾国之兵南进,与李自成争抢天下。
在南方地区反清主题活动的危害下,原本已投降清廷的大同市总兵姜瓖也抬起抗清旗帜,并指挥手底下义军快速攻占了晋西北、晋南的众多地域,与南方地区义军息息相通。
但是,姜瓖的抗清工作最后还是因为手底下的背叛而宣告失败。大同市城被清军攻克后,同城官员兵民被残杀,历史时间上把这一血案称之为“大同市之屠”。从姜瓖的善举能够看得出,那时候北方地区也并不缺血性男儿。
另一方面,南方地区的抗清抗争最后也是以失败结束,其因素有很多方面。最让人感觉寒心的是,在南进的清军中,最残暴、最粗暴的并不是满人,反而是投降清廷的汉人。这种望风而降的部队在与自已同胞们的拼杀中却表现得异常冷酷,确实是让人唏嘘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