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粥和砂锅粥哪个好砂锅粥与香糜有4点不
潮汕砂锅粥兴起于广州,流行于珠三角地区,大概是二十一世纪初的事,十几年来更是风靡大江南北,成为潮州菜馆的标配。而在潮汕本土,砂锅粥并没有想象中那么流行。
不少外地朋友第一次听说我是潮汕人时,都会恭维地说你们潮汕的砂锅粥很好吃啊,我只能笑着说我也觉得很好吃
。实在不忍心告诉他们,我十八岁离开家乡之前从来没吃过砂锅粥,也没见过有人卖或做砂锅粥。潮汕人嗜食糜,以前一日三餐有两顿食糜,部分地区甚至早上煮好一锅糜吃到晚上。除了白糜,偶尔也会做“香糜”(“香”此处潮音读为【攀】,比较可信的本字是“芳”,为方便理解,本文写作“香”)
。香糜的做法,先如煮白糜一般将米淘好加水入锅,由于要加放其它食材,水要先预放多些,不可中途加水。火候视食材不同又略有区别,比如猪骨、菱角等难以煮熟的食材,要同凊水落;牛肉、蚝囝等易熟的食材,则要等糜煮到将熟时再放。同时放入冬菜、姜丝,煮滚后用猪朥、臊汤(鱼露)、味精调味,煮熟后视食材配搭或随个人喜好,可添加南姜麸、葱珠朥、蒜头朥、芫荽、芹菜、胡椒粉等配料。
砂锅粥,其实与香糜大同小异,非要总结的话,大概有四点明显不同:
一是须用砂锅(不然也不叫砂锅粥了)。砂锅的好处是利用锅壁的温度,同时兼具煮和焗两种效果,煮出来的粥更有香头,不过热气十足,不似香糜清淡,吃后容易上火。
二是不放蔬菜。传统的香糜,不管是鱼肉海鲜,通常会加点蔬菜吸油,砂锅粥只在起锅后加芫荽、葱花。
三是食材较为高档
。砂锅粥常用的食材有:生蚝、牛肉、鸡、鸭、膏蟹、沙虾、黄鳝、水鸡(青蛙)、海鳗、石斑鱼、鲍鱼、龟、鳖、蛇等等。足足比香糜高出几个档次,价格自然也更为昂贵。所以直到二十一世纪才兴起是有道理的,它的流行得益于经济水平的提高,得益于养殖业的发展,得益于保鲜技术的普及,甚至得益于物流的发达。四是火候控制。以常见的虾蟹粥为例,膏蟹杀好斩件,虾去头、挑线,开成两边,香菇丝、姜丝切好备用,米淘好下锅开火,因为是砂锅,中间要搅拌锅底,防止粘锅,煮滚后转小火,待米粒煮透后,落蟹、虾、冬菜,转大火煮滚,落油盐味精调味,煮开熄火。
潮汕砂锅粥兴起于广州,流行于珠三角地区,大概是二十一世纪初的事,十几年来更是风靡大江南北,成为潮州菜馆的标配。而在潮汕本土,砂锅粥并没有想象中那么流行。
不少外地朋友第一次听说我是潮汕人时,都会恭维地说你们潮汕的砂锅粥很好吃啊,我只能笑着说我也觉得很好吃。实在不忍心告诉他们,我十八岁离开家乡之前从来没吃过砂锅粥,也没见过有人卖或做砂锅粥。
潮汕人嗜食糜,以前一日三餐有两顿食糜,部分地区甚至早上煮好一锅糜吃到晚上。除了白糜,偶尔也会做“香糜”(“香”此处潮音读为【攀】,比较可信的本字是“芳”,为方便理解,本文写作“香”)。
香糜的做法,先如煮白糜一般将米淘好加水入锅,由于要加放其它食材,水要先预放多些,不可中途加水。火候视食材不同又略有区别,比如猪骨、菱角等难以煮熟的食材,要同凊水落;牛肉、蚝囝等易熟的食材,则要等糜煮到将熟时再放。同时放入冬菜、姜丝,煮滚后用猪朥、臊汤(鱼露)、味精调味,煮熟后视食材配搭或随个人喜好,可添加南姜麸、葱珠朥、蒜头朥、芫荽、芹菜、胡椒粉等配料。
砂锅粥,其实与香糜大同小异,非要总结的话,大概有四点明显不同:
一是须用砂锅(不然也不叫砂锅粥了)。砂锅的好处是利用锅壁的温度,同时兼具煮和焗两种效果,煮出来的粥更有香头,不过热气十足,不似香糜清淡,吃后容易上火。
二是不放蔬菜。传统的香糜,不管是鱼肉海鲜,通常会加点蔬菜吸油,砂锅粥只在起锅后加芫荽、葱花。
三是食材较为高档。砂锅粥常用的食材有:生蚝、牛肉、鸡、鸭、膏蟹、沙虾、黄鳝、水鸡(青蛙)、海鳗、石斑鱼、鲍鱼、龟、鳖、蛇等等。足足比香糜高出几个档次,价格自然也更为昂贵。所以直到二十一世纪才兴起是有道理的,它的流行得益于经济水平的提高,得益于养殖业的发展,得益于保鲜技术的普及,甚至得益于物流的发达。
四是火候控制。以常见的虾蟹粥为例,膏蟹杀好斩件,虾去头、挑线,开成两边,香菇丝、姜丝切好备用,米淘好下锅开火,因为是砂锅,中间要搅拌锅底,防止粘锅,煮滚后转小火,待米粒煮透后,落蟹、虾、冬菜,转大火煮滚,落油盐味精调味,煮开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