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尚资讯

当前的位置是:主页 >> 科学

ander育儿为什么在养育孩子上面你越用

时间:2024-08-14 来源网站:丽尚资讯

写过《爱弥儿》的卢梭曾经说过:“我们同情儿童的命运,然而应该同情的却是我们的命运。我们更大的灾祸是我们咎由自取的。”

这是一个焦虑程度无限接近峰值的年代。我们作为父母也未能幸免,天天为孩子日常的生活烦恼、焦虑和不知所措。担心他们胃口不好,忧虑他们为什么不愿意分享在幼儿园或学校里的生活,担心他们玩的玩具对身心有什么损害,孩子在外面受了欺负怎么办,孩子为什么在幼儿园不大便……我们似乎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在乎自己在育儿上面做的不够多。

不光是中国这样,美国的父母也经历着同样的煎熬。美国儿童和家庭治疗专家David Anderegg博士在他的Worried All the Time: Overparenting in an Age of Anxiety and How to Stop It(《永恒的焦虑:焦虑时代中的过度育儿及如何克服》一书中提到, “根据纽约非盈利组织公共议程(Public Agenda)的抽样数据,大概有78%的年轻父母认为,现在育儿比以前困难得多,仅有4%的人觉得更轻松。这表明父母这项重任已经对年轻的夫妇们形成了恐吓。”

图片来自网络

现代社会有极大丰富的物质、发达的医学,世界相对和平,孩子因为饥荒、战争和疾病死亡的概率大大降低,相比过去这个世界其实是更安全了。但全世界的父母们,却不约而同地表现出和时代进步迥然相异的焦虑感。这种焦虑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呢?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点来探讨:

首先是对儿童心理发展阶段和特征缺乏了解,在孩子身上用力过猛,方向错了。育儿这个词隐含的主语是父母,宾语是孩子,是否也意味着我们认为父母是主体,孩子是对象呢? 英文中的育儿是parenting,亦即做父母的过程。那就是说养孩子,实际上是要自己学会做父母。没有谁是天生会做父母的,父母这门学问需要不断修行,养育孩子的过程就是父母自我成长、不断丰富人生体验的过程。真正的parenting是尊重孩子的生理心理发展规律,在不同阶段的发展特点,根据孩子自身的状态给予适当的引导,无条件接纳孩子。

有几本书特别适合新手爸妈参考。一本是David Shaffer和Katherine Kipp所著的《发展心理学——儿童与青少年》,这本书语言简洁平实,娓娓道来,翻译比较准确,系统地介绍了发展心理学的各种理论,而且着重介绍了0-18岁的婴幼儿和青少年的发展历程和各个阶段的特征。另外,风靡美国几十年的《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在如何与孩子沟通、识别孩子情绪、引导孩子发展自我和增强自信等方面提供了非常有用的实操建议和各种实例。此外,中国幼教之父陈鹤琴先生的《家庭教育》内容广博、通俗易懂、实例丰富、可操作性强,深入浅出地和读者分享了家庭教育的目的、原则和方法。在这本书里可以找到小孩子嬉笑怒骂、吃喝拉撒、生灾害病、待人接物种种问题的具体指导,实乃育儿宝典。陶行知先生盛赞此书“愿与天下父母共读之”。

图片来自网络

第二就是对育儿经验和理论理解教条。看到一张成长指数表,就将自家的孩子往上对应,一旦没有达标,父母的心立马就开始下沉,担忧自家孩子不正常。达标有时候是一个很可怕的词,所谓标准其实取自样本,在一个不大的样本里面寻找均值,然后又希望其能放之四海而皆准,基本是不可能的。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节奏,别人的方法和指标不一定适合你的孩子。

华生,不是福尔摩斯里的华生,对,就是那个说过“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一个由我支配的特殊的环境,我都可以按照我的意愿把他们训练成为任何一种人物——医生、律师、艺术家、大商人,甚至乞丐或强盗。”他认为父母应抛弃情感因素,规范孩子的行为,机械式地通过行为主义的强化来养育孩子,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哭了不抱,不哭才抱”。他自己的三个孩子就是在这样的教养方式下成长的,结果大儿子多次自杀未果,终于在30岁自杀身亡、女儿抑郁并多次自杀,小儿子一直流浪。但是我们身边也不乏父母采用这种方式对待一岁内的婴儿。须知这个阶段的孩子对成人的依赖性最大,如果爸爸妈妈能以慈爱和惯常的方式来满足他们的需要,他们就会形成埃里克森所说的“基本信任感”,对未来充满希望,反之则不能形成信任感、建立良好的依恋关系。其实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家开始认为在降生后的一年里,婴儿是不会被宠坏的,父母应该安抚而不是忽视。

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总会遇到各种理论,但是不同的理论适用不同的孩子。理论也要因人而异。而父母本身的认知以及实际的养育环境也会对理论的实施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实践的操作可行性。若仍然充满疑问,请一定要相信自己对孩子的爱,听从自己的心。

图片来自网络

第三 社交时代的到来让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暴露在别人的目光下,也极易受到他人的影响,育儿也不例外。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社交工具让我们彼此触手可及,却又相隔万里。我们24小时捕捉周围发生的一切,生怕错过什么,这就是所谓的FOMO(fear of missing out, 害怕错过)。它指的是害怕会错过社交媒体上发生的事情,从而产生焦虑和烦恼。我们不断追赶别人的道路,别人也追赶我们。给孩子买别家晒过的鞋子衣服和食物、报别家孩子报的各种兴趣班、去别家孩子去过的地方旅行……你说这是社会认同还是从众呢?

而各种媒体报道的新闻越来越花边化,到处充斥着有人跳地铁了,XX和XX撞衫了,XX地方地震了,XX谈判又破裂了等等应接不暇却又天渊之别的信息。一切都浓缩在140个字里。这是一个娱乐至死的时代,和其他群体一样,父母们也被淹没在各种信息里,注意力被不断地分散,这一屏还没看完,又被推送了一篇新文章。一部分注意残留在前一屏,一部分立马转到新话题,根本没有时间去深思。

“我们都在不断赶路,忘记了出路”。请至少在陪孩子的时间里,放下那手机!共生关系心理学认为,一旦焦虑形成习惯,便会潜移默化影响我们的行为方式、思维方法,并传染给身边其他人,不要把这些带给你的孩子。

像英国儿科医生和儿童精神分析专家温尼科特说的那样,做一个“够好的妈妈”(good enough mother)/够好的爸爸就足以,远离焦虑,不用每件育儿的小事都做到极致,或者和别人、和多数人一样。你知道真理其实并不掌握在多数人手中。

够好的妈妈=慈母的心肠+科学的头脑

我把“够好的妈妈”进一步理解为及格就好(good is enough) 。在孩子需要和我们唇齿相依时,给他温暖的抚触和拥抱;而当他渐渐长大,渴望更大的空间时,放开手相信他,在关键时候给予他理性的支持,帮助他建立起自己的社会角色,让他成为一个独立的、有更多发展可能性的人。正如温尼科特所说:“我虽然是跟母亲说点体己话,但我绝不是要年轻的母亲一定得跟我学习如何照顾小孩。……我认为,做母亲最好是浑然天成,完全仰赖自己。这是我主要的见解。”

秦智杂志社

西部旅游期刊

艺术家期刊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