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牙齿常识保护牙齿注意事项有哪些
保护牙齿常识 保护牙齿注意事项有哪些
一、保护牙齿的技巧有哪些
1.和你的牙医定期“约会”
经常进行牙科检查,防患于未然,不要等到牙齿疼了,有问题了再想着如何去治疗。比如每年都去洗牙,在孩子换牙的时候带着孩子多去检查几次,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能帮你省下大笔金钱和时间。
2.学会选牙刷
根据成年人、少儿、幼儿口腔大小的不同,我国牙刷标准规定了刷头尺寸。成人牙刷较大,少儿牙刷较小,幼儿牙刷最小。刷毛毛面长度最大不超过42毫米,刷毛高度不超过13毫米,刷丝的直径在0.2~0.3毫米之间。买牙刷时只要注意看,就能买到合适的大小。
3.牙膏首选“普通型”
牙膏是刷牙的辅助用品,具有磨擦作用和去除菌斑,清洁抛光牙面,使口腔清爽的作用。牙膏分为普通牙膏,氟化物牙膏和药物牙膏三大类。如果牙齿健康情况较好,选择普通牙膏即可。加氟牙膏可以防龋齿,但要注意国家规定,加氟牙膏游离氟应在400~1200Pm之间,这对于人体是安全的,且4岁前的儿童不宜使用。
药物牙膏会有一定抑制致病菌和非致病菌的生长的效果,但不宜长久使用,因此建议几种牙膏换着用。
4.恰当使用漱口水
如果本身没有牙周疾病和口腔问题,用温水漱口偶尔使用无酒精漱口水就可以了。因为漱口水本身虽然清洁力,主要起到的是去除异味的作用,所以在有特殊需要的时候偶尔使用,就可以了。
二、保护牙齿的小常识你了解多少
1、每颗牙齿都被充满腐烂物质和细菌的唾液包围,人们应该多使用洗牙器,每天清理口腔里的这些杂物,对牙龈健康有好处。
2、经常有长得很好看,穿得漂漂亮亮的小孩子,满嘴却是黑黑的牙齿,这跟父母监管不严有关。
3、在过去20年间,牙医不断与父母谈论奶瓶龋齿的问题,告诉他们不要让孩子嘴里含着奶瓶睡觉,但是好像没起什么作用。
4、如果母亲的口腔不卫生,在尝孩子的食物热不热,然后把勺子放入他口中时,同时也把蛀牙细菌传给了孩子。
5、牙齿有问题的孩子在学校经常会惹麻烦。他们经常表现的心烦意乱,很容易激动。老师可能认为他们存在举止问题,但事实上他们是牙痛。
6、人们初次见面时,最先注意的是眼睛,然后是牙齿,排在第三位的才是头发。然而人们花在头发上的钱,却比花在牙齿上的钱要多得多。
7、保持口腔卫生需要每天刷10分钟牙。然而成年人的平均刷牙时间只有2或3分钟,儿童刷牙的平均时间更短。
8、抽烟的人经常会用薄荷糖或漱口水遮盖烟味,然而烟草发出的恶臭味已经侵入牙龈组织,而这些组织又分布在口腔里,因此用薄荷糖或漱口水是起不到护牙作用的。
9、人们刷牙时经常只刷表面,很难刷到口腔较深处的噬菌区,但正是这个地方发出难闻的气味。所以,你必须每天用牙线,隔几个月清洗一下口腔。如果这些都做到了,但口中仍发出难闻的气味,就要从饮食着手,或查查是否存在其他健康问题。
10、含有酒精的漱口水会使嘴巴发干,因此在使用半小时内,你的口气可能非常清新,但之后会变得难闻,甚至比以前更糟。
三、牙齿的重要性
植得口腔专家介绍,人们每天吞食食物的行为是一种复杂的神经系统工作的结果。嘴唇和舌头等的信息,通过各种神经系统经由三岔神经节传到大脑。牙齿根部的齿根膜神经也向大脑提供食物有无可咬性等信息。譬如,当牙齿咔嚓一下咬到小勺时,嘴就会不由自主地张开,这种动作也是齿根膜神经作用的结果。据科学家通过对白鼠的试验得知,当切除这种神经束时,被中断信息的神经细胞便逐渐死亡,并且神经死绝的信息一直传递到大脑。进一步研究变化的结果发现,它一直波及到使头脑保持适当位置的后颈肌肉群神经末梢。这说明,更不应该随便拔牙,不应该随便切断牙神经。有专家说:经常咀嚼的白鼠比不咀嚼的白鼠脑子反映灵敏。从小就养成良好的咀嚼习惯非常重要,有助于防止痴呆症。
然而,很多人常因生理性原因或患口腔疾病,造成部分牙齿或全口牙齿缺失,而残存牙槽留在口内,成为无牙颌口腔。这种情况不仅影响发音和美观,还可因食物不能充分咀嚼磨碎而影响消化吸收,加重胃肠道的负担。牙列缺失后,颞颌关节功能紊乱,残留的牙槽骨不断萎缩吸收,面部下1/3变短,因而肌肉失去正常张力,会使面部皱褶增加,口角下垂,显得苍老。牙列缺失还会影响可出现耳鸣头晕等症状,耳咽管阻塞,以及听觉受影响。
因此,应对缺失的部分牙齿或者全口牙齿及时进行镶补和修复,以恢复正常的咬合关系和咀嚼功能,保护听力。
四、保护牙齿要注意哪些事项
1、牙齿少于25颗中风危险增加
美国最新的研究表明,牙齿越少的人发生脑卒中的危险越高。据研究人员对4万多名男性医务人员进行的为期长达12年的健康跟踪调查显示,和有25到32颗牙的人相比,有17到24颗牙的人群发生脑卒中的可能性要增加50%,而只有1到16颗牙的人群发生脑卒中的风险则高达74%。
科学家们在排除了其他容易引发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像年龄状况、吸烟、糖尿病、收入低等之后,结果仍然显示缺牙是脑卒中的一个独立的危险因素。
2、牙病可能引发心脏病
研究人员认为这种关联可能由两方面因素造成,一种是由于形成缺牙的原因是久拖不治的牙周炎可以使细菌得以袭击人的血管,造成血管栓塞,出现中风。还有一种可能是因为牙齿稀少后,人的咀嚼能力受到影响,吃蔬菜、水果的机会大大减少,而这种减少会直接引起中风危险的增加。
人类的*之一心脏病也和牙病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一般人认为,牙病是小病,但事实上,牙病可能成为细菌性心内膜炎、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诱因之一。
20世纪90年代美国对近1万名年龄从25岁到74岁的人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有牙周疾病的人患心血管病的危险比健康人要高25%。专家们猜测发病机理后认为,引起细菌性心内膜炎的绿色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等致病菌在患者的牙龈病灶处也可以发现,而且基本一致,可能是这些细菌通常生活在药力难以到达的龋洞和牙周内部,会随着血液的流动到达心脏血管和心瓣膜,进而引起炎症。特别是身体虚弱、免疫力较低的老年人更容易由于牙病的病灶诱发细菌性内膜炎。
3、爱护牙齿需要改掉不良习惯
另外,经常存在于牙龈病灶处的幽门螺杆菌等会引起持续性的血液感染,造成血管发炎,而从血管壁的炎症部位脱落下来的组织聚集成块,容易造成血管栓塞,出现冠心病。
对牙齿损坏最大的坏习惯包括:经常咬过硬的食物、刷牙用力过大、只用一侧咀嚼、把牙齿当工具、紧咬牙齿、剔牙等等。常咬过硬的食物、紧咬牙齿和把牙齿当工具会使牙齿出现与年龄不相称的磨耗、牙隐裂。牙齿本身有一些发育沟、融合线,总咬过硬的食物牙齿会从这些薄弱的地方裂开,导致牙齿折裂。
有的人使牙刷很用力,牙刷在两到三个月就会出现刷毛弯曲的现象,这种坏习惯容易使牙齿出现过敏、牙龈退缩、牙髓暴露。而剔牙形成习惯后,柔软的牙龈只能退缩,使牙颈和牙根暴露,牙齿感觉敏感,让龋齿和牙周炎的患病几率大大增加。
4、牙膏也要经常换
人们可以尝试着改变早晚刷牙的习惯,而采用现在一些牙医建议的“三三制”刷牙方式,即在每天吃完三餐后刷牙,每次刷牙时间要足够(3分钟)。
顺着牙齿的生长方向上下刷,而不是用力横着来回拉,免得损伤牙龈,减少把食物残渣刷进牙缝的机会。
刷牙要在吃过饭的3分钟内进行,避免细菌在牙齿表面沉积,防止龋齿。其他时间用清水、盐水或漱口水清理口腔。牙刷的头要小、刷毛要软、刷牙力度要轻,不能把牙齿当成地板用力擦。
牙膏也要经常更换,免得喜欢使用药物牙膏的人长期使用其中一种,口腔中的菌群失去平衡,更容易引发龋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