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尚资讯

当前的位置是:主页 >> 手机

清朝御厨1个月工资四两为何还有人抢着干

时间:2024-02-21 来源网站:丽尚资讯

清朝御厨1个月工资四两,为何还有人抢着干?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这句话对皇帝同样适用。饮食对于皇帝而言,不仅仅具有维持生命的基本意义,更重要的是已经上升到一种享受生活的必不可少的方式。制作精美的美味御膳,也是皇家尊贵身份的体现和象征。因此历代皇帝都对御膳饮食极为重视,形成了一套繁琐复杂的制度,不惜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来操持此事。

明朝时,皇宫中已经有了专职服务皇帝饮食的机构,包括光禄寺和尚膳监,光禄寺主要负责大型酒宴,而尚膳监主要负责日常饮食。清朝入关后,又对这种体制进行了一些改变,御膳房由此诞生。

比如御膳在进献皇帝之前,为了防止有人下毒,必须经过御厨本人和上菜宦官的亲口品尝。一旦忙乱起来忘了这道程序,就等着挨板子吧。《大清会典》明文规定,“御膳及药不品尝之厨子医人,杖六十”,打六十大板。

御厨看似不好干,但在当时却大把人抢着干,想得到御厨的职位,不仅要厨艺高超,还要给内务府主事行贿打点,托关系找门路,费尽周折还不一定能办成。御厨们手艺高超,还低工资高风险,一个月才四两银子,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反常现象?

原因很简单,御厨的“灰色收入”极为丰厚。由于御膳房每天都需要采购大笔米面粮油、鸡鸭鱼肉、生鲜果蔬、油盐酱醋等原材料,“为皇上太后买办之物,过一处扣一处”,御厨们也得以参与其中,上下其手,大肆中饱私囊。除了在采购环节,每天剩下的食材,也会被他们想方设法偷运出宫,皇宫外每天有大量二道贩子等着收购,再转手卖给饭店,以至于形成一条以御膳房为中心的“黑色产业链”,到了触目惊心的程度。

《清宫御膳房内幕》记载,御膳房有一次新增一道“炮羊肉”,每次制作需要用羊三只。一道菜用这么多羊已经令人不可思议,而御膳房给光禄寺却通同一气,报账时居然以300只羊上报,多出来的采购费用全部瓜分。慈禧听说后招来御膳房主管宦官询问,此人竟然厚颜无耻地说:“老祖宗吃用,奴才们跟着也得吃点。”此事就此不了了之。清朝御厨灰色收入之丰厚,由此可见一斑。故此御厨才会成为热门职业。

江西农业杂志社

前卫期刊官网

海峡科技与产业杂志社

现代营销官网

雨露风杂志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