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宁金方电器维修齐心打造家门口的养老服务
新村社区老年幸福食堂
“李大姐,我们来看你啦,今天帮你清洗油烟机。”
“快进来,先坐下喝杯水。”
周五一大早,家住安宁市金方街道新村社区的李凤学奶奶家里迎来了两个穿红马甲的志愿者,他们都是新村社区第六党支部的老党员,一个是支部书记金红文、一个是支部党员任永智。
82岁的李凤学独自居住,生活多有不便,第六党支部的老党员志愿者坚持每天来敲门,每周上门帮她打扫卫生,每个月帮她理发。志愿者一上门,老人总要拉着他们的手聊聊家常,笑声不断。金红文说:“我们支部联系了10多户社区的高龄老人、独居老人,有空就来了解情况,帮他们做些家务,大家相处得像亲人。做这些事情觉得很有意义。”
新村社区是一个以昆明钢铁控股有限公司退休职工及家属、在岗职工为主体的社区。60岁以上老年人共4500余名,占总人口的33%,其中高龄、空巢、独居、患病老人占到老年人总数的三分之一。老人食有不便、乐有局限、医有不足等人口老龄化的诸多问题在这里集中显现。
面对一系列养老难题,社区的老党员首先行动起来。新村社区党委书记周芳介绍,新村社区党委下设22个党支部,有党员715名。依托党支部和网格员、楼栋长,社区对所有困难老人进行遍访,对空巢、独居、失独、行动不便老人实行“一对一”“多对一”的结对帮扶,志愿者常态化“敲门问候”,开展居家清洁、生病关爱等服务。社区干部、社工、志愿者逢年过节还要到老人家里为他们做一顿饭,陪他们吃饭、聊天、散步。有一技之长的社区能人则为他们提供维修家电、管道疏通、居家清洁、代购物品等服务。新村社区里一家名叫“1977国际美发连锁店”的理发师每月10日进社区开展“爱心理发”服务,自2019年至今坚持了近5年时间。
“穿上红马甲,人人都是志愿者。”周芳说,在社区党委带领下,与新村社区党委联建共建的辖区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加入了志愿者队伍。目前,新村社区登记注册志愿者人数已经从2007年成立之初的30人增长到1900余人,包含了医疗、环保、治安、维权、科普等小分队,志愿者年龄最大的80岁。为了更好地调动志愿者积极性,社区还建立了志愿服务积分制度,居民用志愿服务积分可在爱心超市兑换商品。
在解决特殊群体需要的基础上,立足让大部分老人在家门口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社区向上争取项目资金、统筹社会力量,实施了老旧小区改造,建设了社区自己的老年人活动室、日托所、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和卫生服务中心,还开办了老年幸福食堂,打造了一个系统的“社区嵌入式15分钟养老服务圈”。
在老年幸福食堂,两荤两素一汤一餐仅需6元,志愿者还为行动不便的老人提供上门送餐服务。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和卫生服务中心,老人可以享受简单的日间照料、医疗服务。社区还引进社工机构,依托“社区+社会组织+社工+社区志愿者”“四社”联动,为社区重疾老人建立健康信息档案,开展一对一监护帮扶服务。
为了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新村社区将党群服务中心除办公区域之外的空间开放给老年大学和文体社团使用。社区老年大学目前开设太极拳、声乐、民乐、合唱、民族舞蹈、国标舞、瑜伽、旗袍秀等8门课程,学员已达到380人。还有舞蹈、声乐、诗书画、健身操、柔力球等23支文体团队常态化开展活动。
旗袍班的学员匡梅说:“年轻时就喜欢旗袍,退了休通过上老年大学才真正实现了梦想。我们的课程一学期学费只需要100元,大家在一起定期活动很开心,生活在这个社区挺幸福的。”(郎晶晶)
短评
让嵌入式养老服务“嵌入人心”
黄丹羿
在家门口享受就餐、就医等基本服务,还能参加喜欢的文体活动,新村社区无疑是一个老年友好型社区,让每一个居住在社区的老年人感受到温暖。
一个老龄化社区,如何把嵌入式养老服务“嵌入人心”?新村社区党委抓住了一个关键:党建引领,社区党委统筹资源、党员带头开展志愿服务。一方面,争取资金、统筹资源打造老年幸福食堂、老年大学、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等“硬件”服务设施;另一方面,依托志愿“微服务”营造一个关爱、包容老人的“软”环境。日常的一声声问候、一餐餐“亲情饭”,都成为邻里守望、互帮互助的生动写照,“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志愿服务精神得到彰显。
随着社会老龄化进程加快,服务好老年人、守护好困难老人,将成为每个社区面临的共同课题。从新村社区的事例来看,真正从老年人所需所盼出发,让“党建红”作为温暖纽带守护好“夕阳红”,解决好老人衣食住行的每件“小事”,才能写好基层治理这篇“大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