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马邑之谋汉武帝又充当了什么样的角色
什么是马邑之谋?汉武帝又充当了什么样的角色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马邑之谋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汉朝与匈奴和亲,源于前200年汉高祖刘邦“白登之围”的惨败。也因此,汉朝不得不委曲求全,屈辱地与匈奴和亲,以求得边境的安宁。
然而,和亲并没有使匈奴放弃对汉朝边境侵扰。这也使得汉朝对匈奴的和亲显得更加地屈辱。
汉朝经过汉文帝、汉景帝两代的文景帝盛世后,国家富强起来。特别是汉景帝平定七国叛乱后,形成了强有力的中央集权。
到了汉武帝时,汉武帝想要改变这一政策。
前135年,匈奴又派使臣前来请求和亲。汉武帝让大臣讨论此事。
大行令王恢是燕人,他对匈奴人的事非常熟悉,就建议说:“汉朝和匈奴和好结亲,大都维持不到几年,匈奴就又背叛盟约;不如不要答应,动员军队加以攻击。”
王恢说的的确是事实,想法也是对的。因为和亲以来,并没有阻止匈奴对边境的侵扰。
廷尉判处王恢说:“王恢逗留观望,不敢向前,应当斩杀。”
王恢暗中送给丞相田蚡黄金千金,但是田蚡不敢直接向皇上讲情,就私下对太后说:“王恢是最早计划马邑战事的人,现在因为事情没有成功就杀了他,等于是替匈奴报仇。”
仔细想想,田蚡说得也还真有点道理。
汉武帝见到太后时,太后把田蚡的话告诉了皇上。然而,此时的汉武帝的愤怒,太后也无法平息了。皇上说:“首先计划马邑战事的人是王恢,发动天下的军队好几十万人,是按照他的建议做的。而且纵使无法捉到单于,王恢所率领的士卒如能攻击匈奴的辎重车,还可以安慰士大夫们的心理。现在不杀王恢,无法向天下人谢罪。”
王恢得知皇上的想法,自知已走投无路,就自尽了。
自此以后,匈奴断绝了与汉朝和亲的想法,不断攻击汉朝边塞,经常进入边境盗劫财物,汉朝边民不胜其扰。
对于汉朝来说,虽然马邑之谋破产了,但是却使汉朝结束了自汉朝初建以来对匈奴奉行的屈辱的和亲政策。同时,也拉开了汉朝大规模地进攻匈奴的大幕。
因此,可以说马邑之谋是汉武帝向匈奴开战的发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