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宝特别好养的宝宝同一个家庭却养出两个性
最近看综艺《我们长大了》,这是一档关于手足的节目,展现四对来自不同地区的手足的日常。其中,来自哈尔滨的一对双胞胎姐妹引起了我的注意。
大毛和二毛是一对双胞胎,三岁半,非常的可爱。在第一期里,两个人就展现出截然不同的性格。节目里,第一个任务是让孩子们单独出门。妈妈交给大毛二毛一个任务——让她们去菜市场买菜。
一到菜市场,大毛被“花花绿绿”的世界吸引了,看到玩具就走不动道了,完全忘记了妈妈交给的任务,甚至把妈妈给她的钱用来买了玩具,并且一买完就扬言要回家,走出来菜场。二毛急了,说还没买红肠呢,叫姐姐回去,姐姐不愿意,她就一个人去了。结果两人走散了,这下急哭了二毛,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俩姐妹聚在一起。当买红肠的时候钱不够,大毛舍不得退掉玩具,二毛就自己去退了玩具换来钱买了红肠。
第一期两人就展现出来两种截然不同的角色,而在后面的几期节目里,两人的反差更是体现得淋漓尽致,这让人不得不好奇,两个一样大的孩子,同一个家庭,为什么两个小朋友的性格截然不同呢?
大毛和二毛
01 家庭环境我们通常会看到,在同一个家庭里,特别是两个年龄不一样大的两个孩子,父母在教育上通常也是不一样的。一般,父母都会让大的照顾点小的,父母经常会跟大的说:你是哥哥(姐姐),她(他)是妹妹(弟弟),你要让着点她(他)。我们从小就会被灌输这样的思想,所以往往会看到大的孩子懂事得让人心疼。
这在节目里的另外一对兄妹——嗒嗒和暖宝身上就体现出来了。嗒嗒是哥哥,妈妈总是告诉哥哥说要好好照顾妹妹暖宝,几期节目看下来,嗒嗒真的懂事得让人心疼,时时刻刻照顾妹妹,一次又一次地牺牲自己成全妹妹。当他放弃自己最爱的玩具换了妹妹喜欢的玩具时,他打电话给妈妈时哭了。在后来一期,妹妹非让他陪着睡觉而自己却很想出去玩时,他爆发了。
经常被告知要好好照顾弟弟(妹妹)的那个孩子其实有时是会很委屈的,作为父母,也会经常忽略大的孩子的感受,会经常多照顾小的一些。长此以往,也会造成两个孩子性格截然不同。
嗒嗒和暖宝
所以,父母在教育上也要做好权衡,一碗水端平有时也是非常难的,但每个孩子都值得被关注,都需要得到最好的爱。
02 角色扮演在同一个家庭里的两个孩子,往往也会自己去扮演不同的角色,慢慢地,也会造就截然不同的性格。这一点,在节目里大毛二毛身上体现得很明显,面对一样的事情,我们往往会看到两个孩子的不一样的反应。
在我们家就是这样。从小,我就是扮演那个懂事的乖孩子的形象,而妹妹则扮演的是那个没少让父母操心的角色。慢慢地,我们两个的性格也截然不同。我从小就很懂事,又爱学习,很少让爸妈担心,所以经常在外人看来,好像爸爸妈妈更爱我多一些。而妹妹相对来说,就调皮一些,没少挨骂,经常挨呲,妹妹也经常会觉得爸爸妈妈不爱她。
长大后,我们两个的性格差异就更明显了,我内向、不爱说话,而妹妹外向、活泼、古灵精怪,对此,不熟悉的人会觉得有点难以相信。
03 外部环境外部环境的影响对一个人性格的形成也是影响巨大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对一个人的性格形成都是有影响的。
家庭环境就不用说了。前面也讨论过,两个不一样大的孩子往往也会存在家庭条件差异或是家庭氛围的不一样。家庭条件变好或是变差,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孩子的生活、教育等,从而会在孩子性格形成过程造成差异。
自然环境就不用说了,人们常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比如说北方人通常大大咧咧、性格直爽,而南方人通常性格温婉,这种南北差异自然而然地多少跟自然环境挂上钩了。这点在一个家庭基本可以忽略。
而社会环境就更不用说了。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所处的社会环境不同或者同一环境下所受的教育和所从事的社会责任不同通常都会造成人与人之间的性格差异。这点更多的体现在孩子长大以后,由于所做的选择不同,所处的环境不同,所面临的人群不一样,所需承担的责任不同,都会造成孩子在性格上的差异。
以上三点,是我肤浅的见解。你觉得是什么原因造成一个家庭养出两个性格截然不同的孩子呢?欢迎来评论区探讨。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