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嗝的诱因如何防治打嗝呢
打嗝的诱因 如何防治打嗝呢
一、打嗝的小验方
一、屏气法
直接屏住呼吸30~45秒,或取一根干净的筷子放入口中,轻轻刺激上腭后1∕3处,打嗝症状会立即停止。因为用筷子刺激上颚会诱发咽反射,能使患者突然屏气,使气道内二氧化碳浓度增高,从而干扰打嗝的神经反射活动。但心肺功能不好的人慎用此法。
二、喝水弯腰法
喝几口温开水,慢慢咽下,并做弯腰90度的动作10~15次。因胃部离膈肌较近,可从内部温暖膈肌,在弯腰时,内脏还会对膈肌起到按摩作用,缓解膈肌痉挛,达到止嗝目的。
三、惊吓法
趁患者不注意猛拍一下患者的后背,有时也能止嗝。因为惊吓作为一种强烈的情绪刺激,可通过大脑皮层传到中枢,抑止膈肌痉挛。但对儿童、高血压、以及病人应慎用。
正常小儿与成人一样在胸腔和腹腔之间有一层很薄的肌肉,称为“膈肌”,它把胸腔和腹腔分隔开来,起到分隔和保护胸、腹腔器官的作用。与成人不同的是,婴儿是以腹式呼吸为主,膈肌还是婴儿呼吸肌的一部分。当膈肌收缩时,胸腔扩大,引起吸气动作;膈肌松弛时,胸腔容量减少,引起呼气动作。当婴儿吃奶过快或吸入冷空气时,都会使植物神经受到刺激,从而使膈肌发生突然的收缩,引起迅速吸气并发出“嗝”的一声,当有节律地发出此种声音时,这就是所谓的婴儿打嗝了。
解除婴幼儿打嗝的巧妙方法有以下几种:
1.当婴儿打嗝时,先将婴儿抱起来,轻轻地拍其背,喂点热水。
2.将婴儿抱起,用一只手的食指尖在婴儿的嘴边或耳边轻轻地挠痒,一般到婴儿发出哭声,打嗝即会自然消失。因为嘴边的神经比较敏感,挠痒可以使神经放松,打嗝也就消失了。
3.将婴儿抱起,刺激其足底使其啼哭,终止膈肌的突然收缩。
二、打嗝的预防保健
一、预防
治疗打嗝,首先要治疗引起嗝逆的原发疾病,其次才是对症治疗。下面介绍的是一些简便而且实用的方法,能够阻断神经反射而使呃逆中止。
1.分散注意力,消除紧张情绪及不良刺激。
2.先深吸一口气,然后憋住,尽量憋长一些时间,然后呼出,反复进行几次。
3.喝开水,特别是喝稍热的开水,喝一大口,分次咽下。
4.洗干净手,将食指插入口内,轻轻刺激咽部。
5.将混合气体装入塑料袋中吸入,混合气体中含90%氧气和10%的二氧化碳。
6.嚼服生姜片。
7.将生韭菜洗净,榨出菜汁后口服。
8.柿蒂(指新鲜柿子或柿饼的蒂)每次20枚,煎水成100毫升,分两次口服,一次50毫升。也可酌情加韭菜籽同煎。
二、食疗
宜
1、宜吃软质流食;
2、宜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
忌
1、忌辛辣刺激性食物;
2、忌高脂肪饮食;
3、忌食用过烫、过冷食物。
三、打嗝有哪些原因
(一)腹胀
引起打嗝及腹胀的常见原因大部分都可引起饱胀感,根据原因的不同还可引起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
(二)脑干损伤
脑干损伤可引起持续性的打嗝,还可引起意识水平下降、吞咽困难、构音障碍、损伤对侧的角膜反射消失、呼吸方式的改变、异常的瞳孔反射及视觉异常。
(三)胃部肿瘤
持续性的打嗝可提示有胃部肿瘤,还可伴有消化不良、腹痛、厌食、易感饱腹及体重减轻。
(四)胃胀
此病除外打嗝,也许还伴有饱胀感、上腹部疼痛、反流及持续呕吐等症状及体征。
(五)胃炎
此病可引起打嗝,伴有轻微的上腹部不适感(有时是唯一的症状)。症状也许会发展为上腹部疼痛、发热、乏力、恶心、呕吐、吐血和黑便。
(六)颅内压升高
早期症状包括打嗝、嗜睡和头痛。典型的体征包括有瞳孔反射及呼吸方式的改变、心脏收缩压的上升及心动过缓。
(七)胰腺炎
此病可引起打嗝、呕吐及突然的持续的上腹疼痛(通常放射到背部)。严重的发作可引起持续的恶心、极度的焦躁不安、发热、腹肌紧张及强直。
(八)胸膜刺激
除外打嗝.可引起咳嗽、呼吸困难或胸痛。
(九)肾脏衰竭
慢性及急性肾衰竭的晚期均可有打嗝的症状。伴随的症状及体征影响全身各个系统,包括疲劳、少尿或无尿、恶心、呕吐、意识模糊、棕黄色或古铜色皮肤、尿素霜、呼吸有氧臭味、出血倾向、口腔溃疡、扑翼样震颤及Kussmaul呼吸。
(十)其他原因
手术
腹部手术后有时可出现轻微、短暂的打嗝症状。
四、打嗝怎样治疗呢
注意事项
交给患者简单的缓解打嗝的方法,如:反复地屏住呼嗳或向一个纸袋里面呼气(这两种方法均可使患者的血清CO2水平提高),其他的治疗方法还有洗胃或闭上眼睛隔着眼皮用手指按压眼球。把球块放到脖子两侧喉的水平上也可缓解打嗝。当持续性打嗝时,吩噻嗪(尤其是氯丙嗪)及甲氧氧普胺类药物或鼻饲插管可缓解症状(注意:鼻饲的管子也许会引起呕吐的症状)。如果上述方法均不能缓解症状,可以使用阻断膈神经的方法。
特殊人群
婴儿时,打嗝通常发生在婴儿未充分打饱嗝但快速进食液体的时候。告诉父母在喂食时将婴儿保持直立。
如果腹胀是患者打嗝的原因。教育患者改变生活方式,如少吃多餐、睡前不要进食过多。还要建议患者多食用高纤维食品、多饮水以防止便秘。
当有慢性肾衰竭的患者出现持续的打嗝,并伴有恶心、呕吐的症状时,要让患者警惕是否有肾功能恶化或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