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尚资讯

当前的位置是:主页 >> 艺术

唐玄宗为什么要在骊山讲武背后其实另有玄机

时间:2024-02-21 来源网站:丽尚资讯

唐玄宗为什么要在骊山讲武?背后其实另有玄机

先天政变中,唐玄宗李隆基将太平公主及其党羽一网打尽,在这意气风之时,他下令,在骊山脚下举行大阅兵,参阅军队有二十万之多。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往下看。

先天二年(713年)十月十三,二十万军队旌旗飘扬,威风凛凛,在骊山之下一字排开,延绵达五十里。李隆基一身戎装,手持长枪,立于阵前。忽然,他发现队伍远没有预想的那么整齐,于是大喝一声:“总指挥,兵部尚书兼御史大夫郭元振,出列!”

李隆基阵前质问他:“如此军容,如何能打胜仗!来人,将郭元振斩首!”此时,一帮拥立李隆基上位的功臣纷纷出班,为郭元振求情。因为在先天政变中,郭元振立下大功,奉命“保护”住了太上皇李旦,使他们掌握了主动。

然而,正直之人大都棱角凸显,李隆基身边的几个功臣都与姚崇不睦。骊山讲武之前,李隆基提出任命姚崇为宰相,遭到了以张说为首的众多功臣的一致反对。

皇帝的提议被功臣否决,这不摆明了皇权不振吗!功臣联合起来,抵制皇帝任命宰相,怕分他们的权,这不摆明了结党营私吗!

李隆基绝不允许朝政继续混乱下去。于是,便出现骊山讲武,出现郭元振被流放的一幕。

骊山讲武后的第二天,李隆基到渭川狩猎。早已等待于此的姚崇直接被任命为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替代郭元振的位置。张说等人噤若寒蝉,他们谁也不敢说自己的功劳比郭元振大。皇帝的脸翻得比书还快,再敢聒噪,随时可能去见阎王!

过了没多久,姚崇升任为中书令,赐爵梁国公,成为朝中一哥。张说、刘幽求等功臣被纷纷外放。在李隆基、姚崇君臣共同的努力下,皇权逐渐稳固,朝政步入了正轨,从而拉开了开元盛世的大幕。

西部旅游杂志

智库时代期刊官网

运动休闲杂志社

传奇故事杂志

全国流通经济杂志社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杂志

收藏与投资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