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尚资讯

当前的位置是:主页 >> 艺术

如果崇祯没有一意孤行明朝会灭亡这么快吗

时间:2024-02-21 来源网站:丽尚资讯

如果崇祯没有一意孤行,明朝会灭亡这么快吗?

明代灭亡是历史必然,无论是谁都不能阻止明代灭亡。但如果操作得当,明代可能会再延长几年或几十年,而这个时间节点在那,我们也只能通过某些人某些事来观察,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往下看。

孙传庭一入官场

孙传庭,明代州振武卫(今山西代县)人,万历二十一年(1593)出生,字伯雅。孙传庭家庭属于军户,祖上是随朱元璋打天下,得了个世袭百户出身,惋惜孙传庭那支没能继承百户军职,只能算普通军户。

在明代军户是要免费服“军役”的,其实就是免费给军官当仆人,替他们无偿种地修房子,还要交租税,待遇可比民户差多了,所以明代到后期,军户大量逃亡,卫所制开始崩溃。孙家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自未袭得百户的分支们就开始玩命的考科举,因为明代一旦中举就会有免役免税的政策。

其中尤以孙传庭这支对于科举异常热心,也考得不错,比如孙传庭他爷爷爸爸都是举人,孙传庭自己是进士。他六岁入私塾,十三岁即“出应童子试,辄第一”,“自是,与群诸生大小数十试,无弗冠军者。”

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乡试中举,翌年通过会试和廷试,考中三甲第41名(包括一甲二甲总名次111名),获赐同进士出身。比如巧的是孙传庭的前一名,即三甲第40名正是袁崇焕。也是在他俩中进士的这一年内,萨尔浒之战爆发,明军惨败。

孙传庭传庭中进士后,随即被授予永城知县一职。

由于是明末,朝廷加税极其严重,其中尤其以“辽饷”最甚。如此严重下,地方的恶霸地主就开始作妖了,其中有这么一件事。

永城县地区有一名孝子,刚成婚,父亲就死了。孝子要在父亲墓前守孝三年,妻子与母亲就住在家里。结果,某夜,有一名盗贼穿着衰衣,假扮孝子,入了孝子妻子的房间。第二天,母亲发觉有人来过,妻子就说昨夜孝子来过,母亲于是责怪孝子,孝子心中大骇,没有再说什么,当天晚上就躲在家里等盗贼。当夜盗贼果至,正准备脱衣就寝时,孝子立马冲出,盗贼慌不择路跑出,孝子在后面追,而妻子因为这件事,自缢身亡。孝子没捉到盗贼,回来后见妻子死亡,自己也自杀了。

当夜母亲抱着盗贼的衣物去告官,孙传庭受理了告状。孙传庭也了解此事不简单,表面上并没有动手,暗中却在调查。某日,孙传庭将境内所有裁缝都抓到县衙中,乃出衰衣示之,使其自认谁做。一人认出,曰:“此某宅公子,命某于密室中所作。”孙传庭立马派人去抓人,只需一审,这人就全招了。

然后,孙传庭在永城只待了一年,就到商丘当知县。

因为这名“盗贼”有在朝廷做高官(阉党或者六卿)的长辈,而且明代死刑的决定权在皇帝手中,其它人是没有权力定死刑,当时只是知县的孙传庭只有“刑杖”的权力。到于这名污人妻子的盗贼,大概率没有被杀。

崇祯八年(1635),农民军进入安徽凤阳,将明太祖朱元璋曾出家的龙兴寺和埋葬太祖父母的皇陵付之一炬。得知消息的崇祯立马素服避殿、哭告太庙、下诏罪己,然后给洪承畴等专力剿杀义军的将军设置“截止日期”。

洪承畴见崇祯立下严限,也不敢怠慢,率大军奔赴陕西与义军接战,接连战败,猛将艾万年、曹文诏相继阵亡,洪承畴无力再发起进攻,双方相持。此时又逢农民军主力高迎祥等十余万再出潼关。

灭“闯王”高迎祥

高迎祥是陕西安塞(今延安市安塞区)人,崇祯元年1628年即已起事,经过数年转战,从崇祯六年五月义军在山西的盟主王自用死后,他就因人马最多、势力最强而继为盟主,号称“闯王”,因此他也成为了明廷的主要围剿目标。

所以明代又用了一个“书生”卢象升。

卢象升,江苏宜兴人,天启二年(1622年)进士,此人“善射,娴将略,能治军”,他以亲缘关系为纽带,建立了一支与关宁铁骑、洪承畴的秦兵齐名的雄师——“天雄军”。卢象升靠着这支大军,接连挫败多支农民军。

当高迎祥率领十多万的大军出潼关,到了现河南信阳一带时,遇到了卢象升的大军。卢象升不顾农民联营百里的威势,于城西三十里发动突袭,连战两日,迫高迎祥败退,复追之于确山,又败之。高迎祥不断败退,卢象升在后面不断地追。尔后高迎祥跑到现湖北十堰,进入大山之中,卢象升兵少,不敢冒然进山,怕被伏击。

而就在此前,清军突然派兵由喜峰口入塞,数日之内冲到北京城下,崇祯急令袁崇焕从关外赶回勤王。接下来崇祯杀了袁崇焕,又令卢象升回防北京。

高迎祥见大敌不在了,于是大军集结在汉中,准备袭取西安,因为明军另一个干才洪承畴正在陕北与李自成对峙,关中无人。

而此时的高迎祥没有诸葛亮那般谨慎,他选择走“子午道”出击。“子午道”长约三百三十公里,北起今陕西长安县西南秦岭山中,南至石泉县,其中悬崖绝壁,栈道无数。可以说只要埋伏好,即使神仙来了,也得输。

孙传庭就想到了高迎祥会从“子午道”走,所以他提前就埋伏好了部队。崇祯九年(1636年)七月十五日到二十日,高迎祥接连遭遇孙传庭的攻击,至二十日,官军将农民余部合围,最终俘获高迎祥本人。

孙传庭即联名洪承畴将捷报拜发京师,崇祯听闻最大“贼首”就擒,大喜过望,立刻降旨褒奖:“据报生擒闯贼及领哨各目,具见该督抚调度,将士用命。著即查明叙赉。”

孙传庭名义上的洪承畴的下级,得了如此大功,还不忘分一些给洪承畴,可见其智商不差。

奉诏入京,下狱

其它的一段时间内,孙传庭不断镇压各路义军,其地位渐渐与洪承畴并列,成为崇祯镇压农民军的二把快刀。

崇祯十一年(清崇德三年,1638)九月,皇太极再命其十四弟多尔衮统兵10 万再次南下,此次明军因内部不和,卢象升被“自己人”算计,战死。崇祯急令洪承畴与孙传庭率军北上勤王。洪承畴到京城后,奉令练兵出关,率领明军最后的精锐13万人与清军进行最后的决战——松锦之战。

而孙传庭则是接卢象升的班,去肃清攻入内地的清军。因清军不同农民军,战斗力极强,孙传庭本人并没有什么把握战胜,所以孙传庭几乎都在收集残兵,尽量避免同清军作战,而清军因为远距离无后方作战,遇到孙传庭也是不正面交锋,所以二者之间的战斗很少。这就引起了监军的不满,他上疏崇祯说孙传庭胆小怕事,不敢与清军正面作战。崇祯马上下令让孙传庭出战,但孙传庭依旧在收集残兵,不与清军正面相撞。

崇祯大怒,下诏责罚,孙传庭上疏自己这样做的理由——“受事于败军际,收合余烬勉支强”,然后朝中的一帮官员为讨好崇祯开始攻击孙传庭,说孙部“躲闪虚恢”。孙传庭此时正巧患病,又听朝中对自己的弹劾,只得上书请辞。结果崇祯认为孙传庭心有不满,直接将孙传庭革职下狱,这一关就是三年。

起复——兵败殉职

孙传庭入狱后,农民军再次发展起来。崇祯十二年1639年,伪降明廷的张献忠再度在谷城起义,同样伪降的罗汝才等部响应于房县,两军合力在房县击溃明军左良玉部。崇祯十三年(1640)本来已入绝境的李自成,因不断的天灾人祸而流民大起,很快壮大了势力,许多不得意的文人也开始加入农民军。

此时的农民军势如破竹,不断攻城夺地。而与之相对的是明军,因松锦之战,13万人溃败,洪承畴投降,只剩下吴三桂等残兵在关外收集残部,根本无力再战。此时的崇祯再次起想了牢里的孙传庭。

崇祯十五年1642年崇祯起复孙传庭,为兵部右侍郎,令其督京军援开封。而这个所谓的“京军”极为腐朽,作战基本上一触即溃,到发工资了,跑得比谁都快,也就是一群兵油子。所以孙传庭在叹道;”我思用秦人。“孙传庭没办法,只得请示崇祯,说他要练兵,崇祯同意了。

当然了,孙传庭手下也不是没有精兵,他就是副总兵高杰所率领的骑兵,但这支部队很少。

然后崇祯反悔了,因为李自成开始兵围开封,明廷乃急令传庭统秦兵出关救援。孙传庭不愿在准备不足的情况下出战,遂上言:“兵新募,不堪用。”崇祯不听,还派监军去催促,传庭只好出师。

崇祯十六年(1643年)汝州之战之战,孙传庭惨败,退守潼关,兵败死亡。

孙传庭死后,崇祯再无可受控制且”可送“的大将。崇祯一朝有袁崇焕,卢象升,洪承畴,孙传庭这一流的帅才,他们忠于皇帝,又有干才,只要能用好他们,明代绝不会1644年灭亡,惋惜崇祯皇帝昏聩,像一个赌输了的赌徒,一有本钱就迫不及待的全压上,结果就是输的连底都没有。

食品安全导刊期刊

散装水泥杂志

现代畜牧科技期刊

医药卫生

中兽医学编辑部

喜剧世界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