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尚资讯

当前的位置是:主页 >> 艺术

孩子发烧怎样物理退烧儿童发烧的治疗护理

时间:2023-07-25 来源网站:丽尚资讯

孩子发烧怎样物理退烧 儿童发烧的治疗护理

一、小儿5种物理退烧法

专家表示:“物理退烧法”是一种统称,指服用药物退烧以外的方法,包括酒精擦拭、冰块冷敷等。这些方法无需服用药物,而且大多可以就地取材,很适合居家使用,对于发烧温度低于38.5°以下的宝宝都适用。下面为您介绍5种最为常见的物理退烧法:

1、35%酒精擦浴

酒精能扩张血管,蒸发时会带走大量热量,婴幼儿发烧时可以以此帮助降温。准备75%的酒精100毫升,加温水等量,保持温度在27~37摄氏度左右,不能过冷,否则会引起肌肉收缩,致使热度又回升。酒精擦浴时,用小毛巾从宝宝颈部开始擦拭,从上往下擦,以拍擦方式进行,腋窝、腹股沟处体表大动脉和血管丰富的地方要擦至皮肤微微发红,有利于降温。注意宝宝胸口、腹部、脚底不要擦,以免引起不良反应。

2、温水洗澡

洗澡能帮助散热。如果宝宝发烧时精神状态较好,可以多洗澡,水温调节在27~37摄氏度。注意不要给宝宝洗热水澡,否则易引起全身血管扩张、增加耗氧,容易导致缺血缺氧,加重病情。

3、热水泡脚

泡脚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不适。宝宝发烧时泡脚的另一妙处在于能帮助降温。泡脚可以用足盆或小桶,倒入2/3盆水,水温要略高于平时,温度在40摄氏度左右,以宝宝能适应为标准。泡脚时妈妈抚搓宝宝的两小脚丫,既使血管扩张,又能减轻发烧带来的不适感。

4、冰袋冷敷

可以去商店购买化学冰袋,使用时放冰箱冷冻,由凝胶状态变成固体后取出,包上毛巾敷在宝宝头顶、前额、颈部、腋下、腹股沟等处,可以反复使用。也可以家庭自制冰袋:用一次性医用硅胶手套装水打结放冷冻柜,冻成固体后取用。如果觉得冰块太冰的话,可以在冰袋半冰半水的状态就取出,包上毛巾给宝宝冷敷。

5、冰枕

宝宝高烧时可以做个冰枕给宝宝枕着,既舒服效果又好。去医院买个冰袋(不是热水袋)。把冰块倒入盆里,敲成小块,用水冲去棱角,装入冰袋,加入50~100毫升水,不要装满,2/3满就可以,排净空气,夹紧袋口,包上布或毛巾放在宝宝头颈下当枕头。待冰块融化可重新更换,很快宝宝的体温会降下来。

二、小儿退烧药不需按时连续服用

目前常用的小儿退烧药说明书中常见“每6~8个小时可以重复使用”,意思为“如果首次服药后小儿已退烧,则可不再服药,如仍然发烧,至少间隔6~8小时可再服一次”。

因为一般小儿发烧多数会反复,很多着急的父母便错误地理解了前一个说明,按时按顿地给孩子服用退烧药,以为可以提前控制住发烧的势头。首都儿科研究所儿童医院急诊科主任任晓旭说,发烧时白细胞比正常时活跃得多,本身就会促进机体的康复,如果总是通过药物将体温控制在正常范围,不让机体有所反应,反而可能延长病程。即使是普通的感冒发烧,一般也会持续三五天,只要不超过38.5℃,对机体不会有太大的伤害。

目前常用小儿退烧药的主要作用,一是令小孩不至于太难受,另外就是防止高烧抽风,如果没有高烧抽风的病史,一般在烧到38.5℃以上才服用。其实小孩发烧与大人有明显不同,显得更“耐热”一些,烧到三十八九度,精气神都还保持得不错。

说到形形*的物理降温法,任主任首推洗澡,可能很多家长对孩子在感冒时洗澡有顾虑,其实,洗澡是一个很好的降温办法。当然这种洗澡只是让孩子“冲冲凉”,时间不要太长,可以多冲洗几次,水温应该比体温低两三度,洗完后将身上的水擦干,穿上衣服就行,千万不要怕感冒加重而又把厚被子捂上。

提到酒精降温,任主任说,现在不主张用这种办法,因为孩子的皮肤薄嫩,可以吸收部分酒精。过去医院里采用这种办法时用的都是浓度为30%的酒精,如果用药店里常见浓度为75%的酒精,至少应该加等量的水。

还有一个头部降温的好办法,就是给暖水袋里盛点凉水,再加一些冰块让孩子枕着。

三、儿童退烧药用药常见的误区

误区一:小儿用成人药

相当多的家长不懂得用药之道,不了解儿童与成人的差别,误认为只要减少一点用量就行,此种做法十分有害。

必须弄清楚,小儿与成人不仅是体重不一样,更有诸多生理、病理方面的差别,尤其是小儿肝、肾等脏器发育不完善,酶系统发育未完全。药物代谢容易产生不良反应,重者可致残甚至死亡。

误区二:退热药用法用量不当

小儿应根据其年龄或体重,同时酌情考虑发育、营养状况或其它情况,确定退热药剂量的使用。若不根据小儿具体情况而随意使用可以引发严重后果。

误区三:注射退热针剂好得快

实际上目前使用的退热药物针剂主要是吡唑酮类,如安乃近、复方氨基比林,这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大,可引起虚脱,粒细胞减少,甚至可以出现再生障碍性贫血。这类药物已在20多个国家禁止使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给儿童最安全有效的首选退热药物为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其特点是退热迅速、作用时间长、副作用少。

误区四:滥用抗生素

并不是所有发热都由感染引起,60%的发热不宜使用抗生素,滥用抗生素反而造成病情延误、恶化、体内菌群紊乱、抵抗力下降、器官粘膜受到损害等综合问题增加,最后影响治疗。

误区五:滥用激素类药物

肾上腺皮质激素虽然可以退热,但它属于一种机体免疫抑制剂,在病理上并不能阻断病情的发展,在临床上掩盖病情的表现,从而可以加重病情,却不利于疾病的恢复。

误区六:乱服中药

中医认为引起发热有很多情况,虚寒火燥都可以引起感冒发热,虚寒用凉药,反而寒彻入骨,不可收拾,所以必须辩证施治,不要轻易用药。

误区七:糖水服药

糖可干扰微量元素与维生素的吸收,抑制某些退烧药的作用,降解某些药物的有效成分。总之,糖水服药不利于治病,最好用白开水送服。

误区八:使用退热药预防发热

退热药,顾名思义,发热才需服用。有的家长怕小儿发热,在小儿不发热时也服用退热药,以便预防发热。这是不对的。在小儿不发热时,服用退热药,小儿出汗过多,丢失过多电解质,容易引起电解质紊乱,造成虚脱,甚至休克。

四、儿童护理注意五大关键词

1.减衣被:患儿高热时应适当减少衣被,过多地包裹衣被不利于散热,可使高热持续不退。

2.物理或外用中药降温:在家中为孩子退热还可用冷毛巾或冰袋外敷头额部、腋窝、腹股沟等处,通过这类物理降温,维持体温不超过38℃。此外,还可用中药青蒿、香薷煎水洗澡。

3.多饮水:中医认为发病时应使“邪有出路”,故发热的患儿应多饮水,以便于出汗、排尿,有利于毒素的排泄。当汗出热退时,要注意及时擦拭汗水及更换汗湿衣服避免再次受凉。

4.多休息:保持居室的空气流通和安静,使发热患儿得到充分的休息。

5.多吃流质食物:高热会使体内各种营养代谢增加,同时增加氧消耗量,影响消化功能导致食欲不振或腹泻,故发热患儿宜进食流质、易消化的食物,如白粥,可清热养胃生津;在炎热的夏季,还可用西瓜皮煲粥或冬瓜薏米煲水,有解暑生津利湿的功效。此外,还可适当给孩子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的新鲜蔬果,如苹果、雪梨、鲜橙等。

申请美国研究生托福要求

美国工程学院排名

美国留学需要什么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