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动症育儿指南儿科医生王波儿童多动症怎么
对于学龄期儿童多动症,药物治疗是基础。但是在门诊中,经常有家长询问:多动症患儿是否可以不吃药?是否孩子大了就自然好了?是否可以通过补充微量元素或DHA来提高孩子注意力?以及有哪些可以在家训练的方法?
当然,为了更好地帮助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需要认识到ADHD是一种慢性疾病,ADHD的症状在儿童期(12岁之前)出现,部分会持续到青春期甚至是成年,因此,ADHD需要长程干预治疗。
首先,家长需要学习。包括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相关疾病知识,以及科学适宜的教养方式,提高孩子的行为管理能力。
其次,了解多动症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心理行为治疗、物理治疗的相关知识。
药物治疗是目前被循证医学证明切实有效的治疗方法。包括:
1、非中枢兴奋剂:盐酸托莫西汀,如“择思达”, 起效平缓,无药物依赖风险,可用于多动症的共病,不诱发抽动。
2、中枢兴奋剂:哌甲酯类,如“专注达”,起效快,通过多重机制改善注意力缺陷、认知功能和多动。
1、脑电生物反馈
使用标准化治疗方案包括:感觉运动节律、θ/β脑电、皮层慢电位方案。对药物反应差的患儿有明显效果,对伴有学习困难的患儿效果较好,能够改善注意力,效果持久不反弹,但起效时间慢,需看长期疗效。
2、认知行为矫正
如计算机在线认知训练,执行功能治疗系统,可以用于提高患儿认知功能,改善不良行为。
3、心理治疗
如心理咨询、沙盘游戏、父母训练、家庭治疗、社会技能训练等多种干预方法。
4、感觉统合训练
对于多动并伴有运动技能差的孩子应有益处,但还需要更有效的训练来达到提高注意力、改善多动症状的效果。
总而言之,将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相结合能够发挥最大作用。特别是建立ADHD多模式综合干预,根据患儿的病情和具体需要,合理运用药物治疗、心理行为治疗、物理治疗等方法,对患儿进行全面的干预,从而最大程度地改善患儿的症状及社会功能。
希望广大家长能更全面地认识多动症、了解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的知识,在寻求专业人员帮助的同时,为孩子提供一个最优的干预方案,获得最好的康复效果。希望以上内容会对您有所帮助,如还有不清楚的地方可以在下方评论私信,我会一一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