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育儿的原理究竟如何养子女脑科学养育法
提到养育子女,所有的父母都是初学者,都是在尚未做好准备的状况下,就要开始养育子女。那么,养育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儿?对人脑来说,“成长”又意味着什么?成长中的人脑如何运作?人的世界观如何形成、如何变化、如何变得多样化?所谓的个性又是什么?
不晓得你是否也同《育儿脑科学》一书的作者池谷裕二那样去深入思考过这些问题。池谷裕二是日本东京大学教授、百万册畅销书《考试脑科学》的作者,他在新作《育儿脑科学》中,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读者分享了来自亲身实践的脑科学养育法,重点讲述了婴幼儿大脑的发展规律,展现了不同阶段中,孩子的情绪、行为与心理背后的脑科学原理,为科学育儿提供了一种新角度。
孩子不是慢慢地、一点点地长大俗话说,三岁看老。站在脑科学的立场来看,这句话在某种意义上是正确的。大脑的神经细胞数量,在婴儿呱呱落地的那一刹那最多,之后只会慢慢减少。在3岁前,人脑大约有70%的神经细胞会死亡,留下30%的神经细胞,直至终老。也就是说,人的一生都会使用3岁前留下的神经细胞。
孩子不是慢慢地、一点点地长大,而是如阶梯状、一个阶段一个阶段地成长。而且,从出生的那一瞬间开始,婴儿就要学习如何在这个世界生存下来,并加以适应。正因为如此,短短的几天内,不管是大脑还是身体都会有明显成长,其速度和复杂程度远远超乎大人。尤其是到了9个月这一时期,孩子有着最明显的成长,孩子开始能“精准抓取”,也意味着孩子终于踏出了成为“现代人”的第一步。
到了1岁,孩子想要自己动手做了。这里作者提到一个大脑原理,也就是孩子“想活动”的需求会非常强烈,因为大脑原本就是通过自行决断、积极行动而成长的。对人类来说,可以主动活动的快感,比被动行动来得强,而“主动行动”可以充分激活大脑。所以,针对这个阶段的孩子,作为家长应该学习作者去守护积极的态度,尽量满足孩子“宁可用自己的脚走路,也不想坐在婴儿车上被推着移动”的需求。
1~2岁,能区分自己和他人1~2岁,这一时期,孩子主动的行为越来越多,他们终于知道“自己”是独立个体了,同时,他们也会知道在旁边的“你”就是“你”,不是别人。他们会通过模仿去学习和理解社会规则。
模仿行为看似简单,事实上是很有难度的行为。因为想要模仿,前提是能区分自己和他人,也要有和对方做出相同表情的意图。此外,还必须知道要如何控制面部肌肉,才能变得和对方的表情一样。
事实中,若以顺序来说,孩子是在能够识别周围人之后,才能识别自己。也就是说,孩子会先注意到他人,然后才注意到自己。到了某天,他们才会将观察他人的视线转移到自己身上,然后发现“自己”这个与他人截然不同的存在。
1岁八个月左右,孩子来到第一个“反抗期”,他会躺在地板上,不管你做什么都说“不要”,这是形成自我人格的重要过渡期。可以学习作者的做法,导入第三方视角的自我观察,帮孩子平稳过渡,也可以培养孩子的理解力和忍耐力。这一时期,作者会把女儿抱到镜子前,让她看着镜子,跟她说,“你看,有个小孩在哭哦”。一旦这么做了,她有时就不哭了。让她通过镜子客观地观察自己,似乎就能让她慢慢平静下来。
2~3岁,用身体、语言来沟通!来到2~3岁,孩子越来越会说话,沟通也变得更顺畅了!这里作者提到,“幼儿期多体验,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反射力”。作者认为,“有才能的人”,就是很善于使用“反射力”的人。所谓反射力,就是可以针对当下状况自发且快速地做出合理判断的能力。换句话说,就是在某种状况下大脑开始下意识运转,通过自动计算找出正确答案的能力。经验越丰富,反射的质量就越高。
对育儿来说,最重要的就是,让孩子有好的经验。比如,相比阅读恐龙图鉴的书,不如带孩子前往博物馆去看真的化石;不只是在游泳馆里游泳,还带他们走进深林,走到溪流中;不只是通过电视机看舞台剧,还带他们接触真实的舞台或美术作品等。按个人理解,也就是常说的,多带孩子出去走走,多走进大自然,去调动五官去触摸和感受这个世界。因为,人类幼儿时期的体验会以体感的形式残留在无意识的大脑神经回路中,孕育出直觉力和反射力。
3~4岁,独立自主,展现自我到了3~4岁,孩子能处理自己的事情之后,就会出现“想把这件事儿做得更好”,孩子拥有了想象力、记忆力和忍耐力。
这里作者再次重申了养育子女的最终目标,那就是指导子女,让他们“不用依靠他人的指示,也能采取适当的行动。”,而教育的精髓就在于,“即使父母不在身边,也可以一个人生活得很好。”
这就要求我们依靠“家教”来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作者将”家教“分为“强化”和“弱化”两种方式。强化是通过夸奖,强化再次采取某种行动的意愿;弱化指的是通过责备,降低其意愿,使其不想再次采取某种行动。不管是夸奖还是责备,比较理想的方式是,机娘避免严厉斥责,同时有耐心地给予“家教规范”,作者基本上赞成采取“夸奖”的方法。
作为一本用脑科学颠覆养育观念的育儿科普书,《育儿脑科学》让我们了解到,人脑的发育是一场“进化的重演”,在从“原始状态”到“高级智能”的发展过程汇总,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规律。了解大脑发展规律,才能真正理解孩子的情绪、心理与行为,才能以舒适、自然的方式帮助孩子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