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服装一点点去改变这个市场
老年人服装:一点点去改变这个市场
看看这件,试试那件,在西单商场二层春华秋实老年服饰厅,逛完800平方米的展厅,63岁的刘君仍没有找到合适的衣服。
刘君身穿红色的运动服,看上去非常利索。“我要求也不算高,衣服不要太长,也不要太肥,颜色好看点,款式过得去,价格200元左右就成。”刘君说,年龄大了后肚子也跟着大起来,买衣服非常发愁。“买小一号,穿着紧绷绷的;大一号,衣服又长,感觉邋里邋遢的,实在找不到就接着买运动服穿。”
“市场上一直是有老年人服装的,但是穿好看点,难!”北京曾丹时装公司总经理曾丹在接受笔者采访时说。曾丹可以说是国内第一个开发老年人服装市场的人,将原本灰暗的老年人服装引入了更多潮流元素。
价廉物美的要求让企业犯难
“款式老,肥大,颜色灰暗”是曾丹对上世纪90年代中国老年服装的评价。而当时生活日益丰富的老年人对穿衣的要求也有了一定提升。为此,1993年,中央电视台开办《夕阳红》栏目,邀请曾丹通过电视节目,每月向中老年人推出一款适合他们穿的时装。在与中央电视台合作的八年时间里,曾丹说,有几次,电话都要被想要邮购服装的人打爆了。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直至今日,老年人服装需求不减当年,然而这一市场的发展却不温不火,陷入了一个尴尬境地。中国知名服装流行趋势研究机构、上海东华大学服装学院教授罗竞杰在电话中告诉笔者:“老年人不像年轻人换衣频率快,时尚感不够强烈,对于企业来说,更愿意选择空间大的年轻人市场。而老年人身材比例难以统一,中老年人体型差异大,生产加工号型繁多,批量生产困难,尤其是受消费观念影响,企业在这一市场无利可图,或是利润较小。”
曾丹也强调,消费观念是制约老年服装市场发展最大的桎梏。而笔者在走访了北京西单、复兴门等老年服装市场后了解到,退休金在2000元左右的老人,可以接受的一件成衣的价格为40元~120元,且表示这样一件衣服最少要穿两年;退休金在3000元左右的老人说,一件成衣的价格不超过300元才可以接受。
不少商家透露,老年人是非常“精明”的消费群体,他们要求的性价比往往较高:价格公道,面料要好,款式要新。“一上来就摸是不是纯棉的,几十元钱的东西还要求这么高,我怎么做生意!”经营中老年服装专柜的一位老板抱怨,“纯棉、纯毛,纯麻,不舍得掏钱哪有啊!”
面对老年人普遍保守的消费观,企业采取的对策是:统一规格,批量生产。用业内人士的话说是“肥肥大大的衣服好走货”。老年服装就一直这样“对付”着。
当然也有专注于这一市场的企业。曾丹的公司就是其中之一。但是,即便十几年来一直专注于这个市场,也从未能跳出这个怪圈。
曾丹有自己的设计师、打版师、销售团队以及加工厂等一整套工作人员,但要算利润的话,却不多。“我们的尴尬就在于此,业内人士称我们公司为"中老年服装设计室",只要是我们设计的服装,一上市,没几天市场上仿制品就全铺满了。”曾丹说。
据了解,老年服装市场存在这样一种现象:由两三个人组成公司,一人服装销售,一人负责运输,没有专门的设计人员,待市场出现新的款式后马上买下来,回去拆分,然后以委托加工的形式生产服装。“有时候连料子也不换。”曾丹说,曾在天津商场看到自己公司设计的服装挂在墙上招揽客人,而出售的却是委托加工的衣服。
“上海中老年市场的版,用的大多是我们的款式。”她说。市场反映特别快,辛苦设计、反复修改的衣服,有时候甚至一两天的时间,仿冒品就出现了。曾丹算了一笔账,公司在中低端市场的利润仅为10%左右,那些仅靠委托加工走货的公司依靠较低的销售价格赚了市场的大部分利润。
“更可气的是,有的公司买回衣服,仿冒好后,将原衣退回。”曾丹的选择是压货不出,待季节一到,马上推出新品。让市场仿冒也来不及,但是这一行为也导致自己本就不高的利润更加受损。
说到这一现状,曾丹连连摇头,“服装市场准入门槛比较低,我们只能是不断往前走。”
- 上一篇:老年人的养生感悟养性
- 下一篇:老年人要不断的培养自己的长寿特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