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身体的五度养生标准身体能康复的前提是
【本篇是:彭博士讲《黄帝内经》系列-精华篇-之五百四十九。(更多精彩内容持续更新中……)】
“帝曰:上古聖人作湯液醪醴,為而不用
,何也?岐伯曰:自古聖人之作湯液醪醴者,以為備耳。夫上古作湯液,故為而弗服也。中古之世,道德稍衰,邪氣時至,服之萬全。帝曰:今之世不必已何也?岐伯曰:當今之世,必齊毒藥攻其中,镵石針艾治其外也。”——《黃帝內經·湯液醪醴論》(接前文)再往后就是“帝曰∶今之世不必已何也?”就是现在这个时间很多人得了病,再喝汤液醪醴,他的病就好不了,这是怎么回事呢?“岐伯曰:当今之世,必齐毒药攻其中,镵石针艾治其外也。”这就跟前面的“微针治其外,汤液治其内”是一样的。这个时候一定要内服药物,外面用砭石、针刺还有艾灸的方法来治。镵石就是古代的用石头,磨的比较尖锐,做成石针,就像砭石一样。
古人大多用砭石来干什么呢?古人用砭石可不是现在用的刮痧板或者是现在的砭石只是刮痧用。古人用砭石大多数是用来放血进行治疗,把石头磨得非常尖锐,用这种石头来放血。(今日头条@中医彭鑫博士)不放血的话就是用针,大家注意,这个针它不是用来放血。在古代针就是用来刺激穴位,刺激比较深层次的经络穴位。灸是什么呢
?灸就是燃上艾灸之后灸局部,用温热性的疗法来进行治疗,以祛寒温通经络,补充元气,这是一种灸法,这是外治的方法,内治的方法叫做“必齐毒药攻其中”,“齐”在这个地方应该读作“剂”,就是方剂的剂,也就是调剂的意思,就是调剂寒热温凉,升降浮沉的药性,把这些中草药制成方剂,用上三五味药,七八味药合成的汤剂。当然现在的汤剂不止这些,现在汤剂大多数都是十味药以上,当然也有用三五味药,那是比较简单的疾病。现在的患者得的病比较复杂,有的用十几味,有的甚至有的用二十味、三十味的都有。用这些药味组成一个方剂,这就是所谓的“齐毒药”的意思。就是把中草药调制成方剂,让人吃了之后治疗叫做“攻其中”,治疗身体的脏腑。用针石来治其外,合在一起就是内外兼治才能把病治好。所以当今之世单纯喝汤液醪醴是好不了的。
在古代汤液醪醴就是酒制品,作为一种治病的手段进行治疗的。现在很多人说,现在我也在喝酒。我觉得很多人说我觉得喝酒对身体很好,大家注意,现在喝的酒跟古代的汤液醪醴不是一种东西,现在酒动不动就五十多度,三十多度。古代的酒没有这么高度数,可能都是十度以内的。南方有这种酿造技术,用米进行酿造,可能连五度都不到,度数非常低。这种饮品才能非常和缓,让气血通畅,让气血进行调整,通经脉,达到这个目的。而不是现在喝上三两,比如五十多度的白酒,那气血就走窜的太厉害了,张仲景的话讲叫做酒客,这种患者就很容易得湿热证,同时喝了酒还容易诱发很多种疾病,在这里咱就不展开了。总而言之,就是上古、中古这个时代的汤液醪醴是非常稀薄的这样一种饮品,原材料是稻米,把它制作成了之后能治病。
到了“今之世”,也就是《黄帝内经》成书的这个时候是黄帝所说的“今之世”,为什么好不了呢?就是因为“今之世”的这些人气血弱,为什么气血弱呢?我们在《移精变气论篇》里边也讲了,叫做“忧患缘其内,苦形伤其外,又失四时之从,逆寒暑之宜。”这个人又不懂养生,又天天熬夜,同时内心压力还特别大,还得天天上班,身体还特别劳累,这就容易得病。这种人得了病不容易好。你好不容易给他把气补足了之后,第二天又没睡好觉,上班又消耗掉了,又得重新补。
大家注意,疾病要想好,就得气血充足。气血不充足,病就好不了,就像养病一样,你永远养,永远养不足,他就永远好不了,所以得了病之后千万不能耗,得充分休息,把身体彻底养好,没有病根,再去继续工作。在此之前身体一定要放松下来,不要那么疲劳。这就是我们读《黄帝内经》,无论是《移精变气论篇》还是《汤液醪醴论篇》,这里边所读出来的内容,应用到我们日常生活中应该怎么样去养生,这就是整体这一段意思的阐述。
好了,今天的课就讲到这里,谢谢大家的收听,我们下次课再见。
本篇是:彭博士讲《黄帝内经》系列-精华篇-之五百四十九。(更多精彩内容持续更新中……)
免责声明:本文为健康知识分享。文中所涉及的药物、药方、针灸以及其他各种治疗和养生方法,请在专业医师指导下应用,切勿自行应用。如因不当使用所产生的问题,概不负责。
版权声明:本文作者彭鑫,本文为原创文章,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引用。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保留相关法律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