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尚资讯

当前的位置是:主页 >> 艺术

歇马维修电器扑灭山火他们全冲到了一线

时间:2024-05-28 来源网站:丽尚资讯

26日,在重庆北碚区歇马街道,“摩托大军”运送物资上山 新华社发

26日,消防、武警等救援力量和志愿者合力运送物资 新华社发

羊城晚报记者 徐振天

火舌贪婪地舔舐着山林,发出噼里啪啦的响声,长度超过一公里的火线从重庆市北碚区歇马街道逐渐向北蔓延至璧山区八塘镇,情况危急。消防、武警等千余人组成的救援力量紧急救援,在山林间开辟出一道道防火隔离带,与烈火争夺着这片土地。

北碚区与璧山区交界山林陡峭,水、汽油、食物、灭火器等后勤保障救援物资输送困难。在距离火场几公里的虎头村物资集散地,一支独特的“摩托大军”自发加入到救援力量中,为一线扑救提供源源不断的物资,也有不少志愿者加入后勤保障队伍中,携手筑起保卫家园的人民防线。

据北碚火场前线指挥部消息,8月26日8时30分,经各方救援力量奋力扑救,北碚区与璧山区交界火场明火全部扑灭。参战队伍正组织纵深清理,灭火后72小时坚守巡查工作有序开展,继续严格执行森林防火封山令。

目前,涉火区域生活秩序正逐步恢复,起火具体原因和过火面积正在调查中。与这场森林大火的搏斗,让人们重新认识了善良勇敢的山城人民。

摩托车运送物资

“你的摩托车在屋头没得?借我去北碚当志愿者。”

8月21日晚,地处缙云山脉的北碚区歇马街道发生山火,千余名救援人员迅速投入到一线扑救现场。从物资集散地到火灾扑救一线,有约三公里长的窄路,其间还有挖掘机刚开辟出来的弯弯曲曲、土层松软的防火隔离带,即便是越野车在此通行也十分困难,救援人员遇到了物资输送困难的难题。

轻便的越野摩托,成了这种环境下输送物资的首选交通工具。随后,重庆市汽摩运动协会发出支援扑救火灾的倡议:重庆森林火灾急需越野摩托车志愿者!要有熟练的林道驾驶技术,摩托车没有大灯的带上移动头灯,建议带上大背包。

“你的摩托车在屋头没得?借我去北碚当志愿者。”住在重庆渝北区、32岁的卿小顺,有十几年的摩托车驾龄,曾经负载三百多斤煤炭跑过山路,但眼下他有技术没车,便紧急向朋友借了一辆摩托车奔到前线。

8月25日凌晨4时,右边是被山火染红的山林,前边是落满了残枝败叶的山路,卿小顺载着救援物资一路向前。“这座城市善良勇敢的血性早就刻进了每一个人的骨子里。”他说。

28岁的蔡子俊是距离虎头村有近一个小时车程的一个车行的老板,退出重庆骑士俱乐部后,他开起售卖二手越野摩托车的车行。8月22日,得知火灾扑救前线物资输送困难,他联合另一家车商贡献了十多辆越野摩托车和车手上山运送物资。车手中,“90后”居多,部分是“00后”,蔡子俊也是其中之一。“长时间没有运动,肩膀被背篼勒破皮了,全身都很酸痛。”蔡子俊说。

每次上山要背着近五十斤的物资,还要安全准确地操控越野摩托车,对任何人来说都是挑战。“以往是在熟悉的线路上耍,陌生的山地环境给我们带来了不小的挑战。”重庆市汽摩运动协会一位参与救援的车主说,“在崎岖不平的山地上,需要经常改变车辆的重心位置,土层软,上坡很难,经常需要站起来往前压重心防止车辆翘头”。

马达轰鸣声中,摩托车一个接一个地呈S形冲上挖掘机开拓出的土坡,又从滚滚尘烟中冲回来。在山脚,越来越多的越野摩托车集结,准备奔赴到这条保障一线扑救人员后勤的生命线上。

志愿者协助服务

“我深刻感受到了中国政府的强大号召力和调度能力以及中国人民的凝聚力、执行力。”

8月26日早上,北碚区的山火终于被扑灭,志愿者们开始有序上山拾取遗留下的水瓶、塑料袋等垃圾。

两天前,北碚区青年志愿者协会发出招募志愿者的倡议,协助参与物资转运和现场秩序维护等志愿服务。一位参与招募的工作人员说:“报名的志愿者太多了,几百人的名额一下就满了。”之后还不断有电话打进来,也有市民直接组队来到现场提供帮助,听到暂不需要更多志愿人员后,有的人甚至停留在附近,等待替补的机会。

西南大学距离火场不到20公里,校园甚至可以目视到山上冒出的滚滚浓烟。山火灾情发生后,西南大学的老师们积极参与到志愿服务中,既捐款捐物又帮忙运送物资、协调调度。其中,该校教育学部课程与教学专业美国籍副教授弗朗西斯·斯东尼尔乘坐摩托车、手提油锯的形象吸引了众多网友的注意。

斯东尼尔今年42岁,8月22日早上,他在朋友圈里看到志愿者召集令,北碚区歇马街道需要40名会维修和使用油锯的志愿者。斯东尼尔表示,他以前曾在做公益时帮别人修过房子,当时要砍树、锯木头,所以比较熟悉如何使用和组装油锯。

“组装油锯是一项技术活,需要专业人士来完成。组装完了要往里面加汽油,再进行测试,测试合格之后才能送往前线。”8月23日,斯东尼尔和其他几个技术型的志愿者一起,保质保量地组装了50台油锯,然后搭乘摩托车上山。

西南大学官网介绍,斯东尼尔从事教育职业20余年,进入高校工作前,他曾在美国公立学校担任过5年教师,此后一直在美国和中国的大学担任教员从事教学及科研工作。

面对在救灾现场受到的关注,斯东尼尔说:“我深刻感受到了中国政府的强大号召力和调度能力以及中国人民的凝聚力、执行力。重庆这座城市美丽而坚强,我深爱着这里的一切,希望能为建设重庆更加美好的明天继续贡献力量。”

来源: 羊城晚报

中国科技数据库科研

自动化应用

人人健康杂志社

环渤海经济瞭望期刊